正文 第八章 野雞、野鴨場的建築與設備(1 / 3)

野雞、野鴨場的欄舍及一係列孵化、育雛、飼養管理設備是養殖野雞、野鴨的基本條件之一。隻有科學地規劃布局,搞好禽舍建築,選購先進設備,才能有利於提高勞動效益,有利於防疫和降低成本,取得好的經濟效益。

第一節場址的選擇及建築布局

一、場址的選擇

1地勢高燥

禽舍應建在陽光充足、地勢高燥、沙質地、排水良好,地勢稍向南傾斜的地方。山區、丘陵地區應選擇背風向陽,麵積寬敞,地下水位低,地麵稍有斜坡,通風、日照、排水都良好,並可避免冬季西北風侵襲的地方,為禽舍保溫創造條件。

2交通方便、又有利於防疫

場址適中,應靠近消費地,但不能設在交通要道或河流附近,最好距離交通要道2千米以上。場址選擇沒有養過牲畜和家禽的新地,與市場、屠宰場、家禽倉庫、居民點等盡可能要遠一點,單獨修築道路與要道相通,道路要平整。

3水源充足

水源要有保證,選址要根據生產規模計算出夏季最大耗水量,水質要清潔衛生。沒有自來水水源的禽場,最好打深井取水,且水源離畜禽舍的距離要適中,不易被汙染,池塘水未消毒一般不能飲用。

4排汙

一個相當規模的野雞、野鴨場,每天排出的糞便數量是相當大的,建場前一定要考慮汙水的排放和糞便集散問題,野雞(野鴨)場糞便處理,最佳方案是農牧結合。

5電源可靠

電是養禽場使用的主要能源,不僅正常的照明需要,尤其是孵化、育雛及自動給料等更不可缺少。較大養殖場最好自備電源,以應付臨時停電。

二、建築布局

1各類建築的布局原則

(1)利於防疫。根據禽場周圍環境的情況,如風向、地勢等,布局時應盡量避開或減少外來汙染。禽場內部則根據雛雞、鴨及成年雞、鴨容易發生疫病的特點,合理安排孵化室、育雛室、育成舍、成年雞(鴨)舍的排列順序。育雛室應建在上風方向,地勢較高的地方。

(2)生產區和管理區要隔離。生產區工作人員要固定,不要讓外來人員進入生產區。

(3)孵化室與雞(鴨)舍分建。孵化室一般與場外聯係較多,外來人員往來頻繁,應建在生產區內靠近入口的地方。孵化室應與雞(鴨)舍,特別是成年雞(鴨)舍相距較遠,否則孵化機換氣時,容易將成雞(鴨)舍的病菌帶入孵化室,造成汙染。

(4)料道與糞道分用。運輸飼料和糞便的道路不要共用,盡量不要交叉,病死野雞(野鴨)由糞道送出,糞道應選擇場內偏僻的路線。

2場內布局

(1)辦公、宿舍區。與野雞、野鴨生產區應有200~250米的距離,既有利於防疫、又有利於環境衛生。辦公室應設在最前麵,入場要有消毒設備。

(2)禽舍前後布局。應根據主導風向,按照孵化室、育雛室、育成舍、成禽舍等順序來設置。把孵化室和育雛室放在上風頭,成年禽舍放下風頭。

(3)飼料加工房。倉庫應接近雞舍,方便交通,但又要與禽舍保持一定距離,以利防疫。

(4)蓄糞池。應設在離人居住區和禽舍較遠的地方,最好能距400米以上,且設在人居住區和禽舍較低的下風頭,最好是封閉的。

(5)場區周圍應設防疫溝或圍牆。主要為了防止野獸竄入禽舍傷害禽群,傳染疾病。設獸醫室和化驗室,地址最好放在辦公室附近。

選址和布局,必須將上述要求綜合考慮,絕不能片麵強調某些條件,而忽視另一些條件。

3主要建築簡介

(1)孵化室。孵化室的總體布局和內部設計科學合理,是提高孵化率和確保雛野雞、野鴨健康的重要條件。具體要求是:①孵化室應與外界隔離,工作人員和一切物品的進入,均須遵循消毒規定,以杜絕外來傳染源;②孵化室的建築材料應該有良好的保溫性,以確保小氣候的穩定;③孵化室應配置良好的通風設備,保持新鮮空氣流通;④大型養殖場的孵化室應分設有種蛋檢驗間、熏蒸消毒間、儲蛋間、孵化間、出雛間、洗滌間、幼雛存放間和雌雄鑒別間等。從種蛋驗收到發送雛雉的全部過程,隻允許循序順進,不能交叉和逆返,以防相互感染疾病。

孵化室房舍的簷高一般為31~35米,室內天棚及牆壁應便於清掃消毒,地麵要排水良好。

(2)育雛舍。是培育雛野雞的專用房舍。由於人工育雛需保持穩定的溫度,因此,育雛舍的建築要求與其他禽舍不同,其特點是房舍較矮,牆壁較厚,地麵幹燥,房頂裝設天花板,以利保溫。同時,要求通風良好,但氣流不宜過快,既保證空氣新鮮,又不影響溫度變化。在采用籠式育雛時,其最上一層應距天花板有15米的空間。

育雛舍的建築可分為開放式和密閉式兩種,應根據地區氣候條件、育雛季節和育雛任務選用。

一般開放式的簡單育雛舍,可采用單坡或雙坡單列式(圖81),跨度為5~6米,高度約2米,北麵牆壁稍厚,或留約1米通道,南麵設置小運動場,其麵積約為房舍麵積的2倍。

密閉式育雛舍與其他密閉式禽舍的建築要求相同,它是一種頂蓋和四壁隔熱良好、無窗(附設有應急窗)、完全密閉(有進、出氣孔與外界溝通)的禽舍。舍內的小氣候通過各種設施控製和調節,使之盡可能地接近於禽體最適宜的要求。采用人工通風和光照,通過變換通風量的大小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控製舍內的溫度和相對濕度,並能維持在一個比較合適的範圍內。這種育雛舍采用籠式育雛較經濟合算,雖然造價高,投資大,但能調節環境,常年可利用,密度大,成活率高。因此,許多大型養殖場采用封閉式育雛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