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輯十 快樂是一種態度(1 / 3)

1.超越窮達,我還是我

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

《孟子?盡心上》

君子所得於自然的仁義本性,即使行政於天下,卻不能增加分毫;即使窮困於家中,也不會減少分毫。

心性必須恒定

《六祖壇經》中有“菩提隻向心寬”一說。佛家在這裏講的,無非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不論世事如何變幻,也不論我們擁有什麼或失去什麼,我們每個人的心性必須是恒定的。

心理學家曾有“我是”與“我有”兩種心態的劃分。

由此看來,“我有”與“我是”是兩種相反的人生態度。“是”是一種自然的存在狀態;而“有”卻是不顧自然的狀態,透過強求和外力的作用獲取或逃避什麼。

我“是”我

顯然,“我是”的人生觀是在自然的基礎上,不斷地成長而豐足自在,我們能夠透過這種人生觀,在現實中獲得生命的樂趣和適意,獲得內心的寧靜;而“我有”卻是貪婪和索取的人生觀,人在這種人生觀中,隻能不斷地向外索取,或者設法獲得大量的財富、權利。

當人們逃避自己所麵臨的“我是”的心靈情境,設法以外在的力量來填充自己,最後的結果是,不僅無法充實,反而隻令自己長期生活在得失計較和不安之中。

所以,這必然在生活中造成佛陀所說的“覺者”和“迷者”之差異,讓人的心境上演出菩提和煩惱的不同。

依然是“我”

因此,在孟子看來,一個真正的人,通達大行,依然“是”我,隻有心中的德性和品行永遠是確定的。

三毛說:“今日的事情,盡心、盡意、盡力去做了,無論成績如何,都應該高高興興的上床安睡。”

此話正是指這一種人生境界:我“是”盡心盡意盡力去做,至於我“有”怎樣的成績,那是次要的。

2.回歸本我看自己

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孟子?萬章上》

不是人力所能做的,居然做到了,這是天意;不是人力去求得而自然來到的,這是命運。

這其實可以看成是道家“無為而為”的一種表述。

有時候“天命”是人生“時運”的代名詞。對於生命中的時運,我們往往奈何不得,故孟子認為我們在時運麵前,常常隻能以“無為”的心態去接受它。

山口百惠與雀斑

人們都企求瀟灑的人生。其實,以“無為”之心態接受生命中有缺陷的東西,就是一種瀟灑。

一個女孩因臉上生了幾個雀斑而懊惱不已。有一次看到報上刊載某醫院可以根治,遂去醫院求治。到了醫院後,發現有雀斑的女孩已等候了一大片。醫生當眾告知此類手術的苦痛,嚇得女孩子遲遲不肯進手術室。終於,有兩個人進去了。但當她發現手術室的兩個女孩臉色蒼白、手腳發抖的時候,她終於醒悟:“代價如此之大,何不接受這些雀斑呢?”

在她終於悟出這個道理的時候,她擁有了瀟灑。這個女孩就是在日本家喻戶曉的影星山口百惠,山口百惠這份瀟灑,比美容之美更坦然、更具內涵。

擺脫不掉,何不坦然接受?

對待人生中的命運、幸運、時運、機遇一類的遭遇,人類的心態是很複雜的。固然可以企求命運賜福給我們,但我們也知道無法左右它。於是,我們擺脫不掉,甚至為之痛苦不堪。

儒道關於命運之學說的價值,在於能使我們瀟灑地走出命運陰影的籠罩。以開放的心靈接受一切,常常是人生的快樂之源。

3.命運

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孟子?梁惠王下》

要來,是有人慫恿他;要留下,是有人阻止他。可是他到底要來還是留下,卻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雖說孟子也稱“君子不請命”,但對常人而言,畢竟命運之力太強大了,我們往往別無選擇,隻能認命。所以在很多情形下,人生恰如孟子所言:“行止,非人所能也。”

艾森豪威爾牌中識命運

艾森豪威爾,這位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二次世界大戰英雄,曾講過一件對他終生產生影響的事:

在他小時候,有一次與母親及兄弟姊妹們玩牌。他拿到的牌總是很差,於是抱怨不已,打牌也不認真了。

這時,他母親異常嚴肅地對他說:“你要懂得打牌的意義,你手中的牌不論好壞,都要接受它,然後竭盡全力地打。這樣,無論輸贏,你都會坦然地接受。”

的確,人的一生好比打牌時手中的一副牌,有好牌也有壞牌,這純粹憑運氣。運氣好的人,好牌多,運氣不好的則相反,甚至可能總拿到一副糟糕透頂的牌。由於這不是人力所能阻止,我們隻能坦然地接受,但怎樣把這副牌打出去,則是人力可及的。

在很多情況下,正是壞牌促使哲人精心謀劃,把牌打得精采異常。故西諺有“苦難與厄運是人生的墊腳石”一說。

倘若一味地抱怨命運之“牌”,我們就什麼都不會得到。

精心策劃,打一副好牌吧!

其實,說到人生這副“牌”,就常人而言,也不會差到哪裏去,至少我們耳聰目明。

想想雙耳失聰卻“扼著命運咽喉”的貝多芬,想想認為“見到光明是我一生奢望”的海倫?凱勒,我們倘若再抱怨命運不濟,恐怕要為之汗顏吧?

許多人總不能用微笑的態度去麵對人生中的一切,總埋怨“我的運氣不好”、“我這輩子倒黴透頂”等等,殊不知就在無休止的抱怨中,其人生隻會變得更加黯淡。為什麼不以豁達的心境,微笑地接受這一切呢?

我們要切記,不要抱怨命運這副牌,而應設法精采地打出手中的牌。

4.知命的味道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

《孟子?盡心上》

人生的吉、凶、禍、福,無一不是天命,隻要順受其正命就得了。

命運,運命

在我年少氣盛時,曾對佛家“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之說很反感,總以為世間的一切均可由自己來指點謀劃,待長成後方才明白,人生有許多事確是命運,你無法更改。

海倫?凱勒認命,於是豁然開朗

美國知名作家海倫?凱勒,曾對命運有過這麼一番感慨:

我常有一種感覺,我是孤獨的,我一個人獨處在人生的大門之外,並非是我不願踏入大門之內,而是命運的大門對我緊閉著。淒楚的感受如同冷霧困住了我。門的那邊有光明、有音樂以及溫馨的友誼,但卻與我咫尺天涯,殘忍的命運擋住了我的去路。

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去厲聲質問對我如此不公正的命運,我心不甘,血在流。可是話沒出,舌頭卻頓住了,淚尚未落,心情已動搖了。

沉默是金。命運的陰影卻蓋住了我的憤恨;接著希望也來了,她微笑著對我說:“忘我即是快樂。”於是我便豁然開朗,自此我以一種理解來對待人生,視他人眼中的光為我的太陽,聞他人耳中的聲響為我的交響樂,以他人嘴上的微笑為我的快樂。

接受命運,化苦難為甘霖

是的,在很多情形下,許多的努力、抗爭都無濟於事,不要抱怨,不要憤世嫉俗,正確的態度或許就是“順受其正”。

我們坦然地接受命運,哪怕是極殘酷的命運。一旦我們這樣做了,人生也就會由此變得快樂起來。

誰都無法保證命運總偏愛自己。因此,一旦有什麼厄運降臨我們的生命時,要勇於接受,並善於化苦難為甘霖,從而使生命得到滋潤,隻有這樣,我們才不虛此生。

5.知天、順天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離婁上》

依順天理的,才能生存,違反天理的,必定滅亡。

許多人把“天”視為主宰生命的一種神祕力量,把人生的一切成敗得失皆歸於天,這其實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