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雲一怔,望見老爹,隻見嶽飛一臉擔憂的表情,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暖流,原來,父親還是在意自己的呀!自己前世的時候讀到宋史的時候,常常為嶽雲感覺到不值。好像嶽飛這個父親並不怎麼喜歡這個兒子似的,在軍中經常打壓,就連嶽雲的軍功也瞞著。及至北伐之時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催其回京,嶽飛當時也估到了回京的凶險,然而還是帶著自己的心腹部將張憲和長子嶽雲回京,結果回京不久就慘被殺害。
從而導致嶽雲這位還沒有發揮出自己本事的將才就早早的隕落了!每每讀到此,後世的嶽雲總會扼腕長歎,既憎恨宋庭統治集團的腐敗,又厭惡嶽飛的不近人情。但是在今天看來,嶽飛之所以想要阻止嶽雲去北地,是因為知道北地凶險莫測,怕自己的兒子嶽雲出了意外。想通此節,嶽雲頓時愧疚萬分,低聲道:“父親,孩兒理會得!”。
確如嶽飛所說,終宋一朝,宋朝統治者害怕武將作亂而亂天下,將武將約束的死死的,凡五十人以上的軍隊調譴必須有幾道命令,至於後世影視作品中的虎符可調兵的說法在宋朝時候完全就行不通。更別說派軍隊去金國占領區去了。當時宋庭畏金人如虎,生怕惹惱了金國。在對金的戰爭上從來都采取的是被動防禦的方針,一般來說,隻要金軍沒有動作,宋朝是不會做出任何反應的。這也同朝中的主和派戰據上風有著相當大的關聯,至於趙構,向來是個兩麵派,哪方占優就向著哪方,打打順風仗還可以,一戰情形不對,議和的想法馬上就占據了他的全部思維。
嶽飛歎了一口氣,從坐位中站起徑直走到嶽雲的身邊,將兒子扶了起來,諄諄教誨:“應祥,非是為父不願助你,實是不能為也!此去北地,你僅能帶一人前去。並且還須隱姓埋名方可行事,你之本名不可再用!異日我兒還朝,為父必為你慶功!我兒,此去北地如入狼群虎穴須時時謹慎,若見事不可為速速回來!為父絕不怪你。”
嶽雲哽咽道:“孩兒理會得。”
嶽飛長歎一聲,眼中隱有淚光,拍了拍嶽雲肩膀,又道:“若你被金人所擄,你便自盡吧!”
嶽飛說完,轉身走出了大帳。
“太尉!”張憲喊了一聲,從懷中摸出一物遞給嶽雲,道:“應祥,這是你父親為你準備的,今夜,今夜你便走吧!”,說完頭也不回的追嶽飛去了。
嶽雲深吸了一口氣,將事物打開,見用黑布包裹著的東西原來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借著夜色,可以清晰的看到小冊封麵早已泛黃,顯然年代頗為久遠,上書《囚龍》二字,另外在小冊子下方還有一封書信,顯然嶽飛早有打算。
《囚龍》?嶽雲一看,既而大喜。要知道嶽飛師從周侗,一身武藝皆為周侗傳授。而嶽雲的武功又是嶽飛所傳,除了尋常的槍棒拳腳功夫外,嶽氏父子能夠縱橫三軍的原因還是因為修練了一種名為《囚龍》的氣功。此功雖然沒有多少神奇之外,學了不會讓人飛簷走壁縱橫天下,卻能夠修出一身大力氣來。囚龍氣功共有五重,嶽飛由於資質所限也僅修到第三重罷了,至於嶽雲,連學都沒有機會學到。如今嶽飛將壓箱底的絕學囚龍氣功傳了出來,由此可見嶽飛的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