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908年6月30日,也就是大清朝光緒三十四年六月初二。
這一天,在東半球,天色漸亮,羞赧的太陽剛剛露出點點,昏暗依然籠罩著大地。在印度洋的上空數萬米的高空處,毫無預兆的突然撕裂出了一個漆黑無光的裂縫,那是絕對的黑暗,沒有丁點的光線,神秘悠遠,令人望之生畏,不過僅僅眨眼之間那裏就又變得與周圍一樣了,就好像恢複如初了。
就在裂縫“消失”的那一瞬,一切都還那麼自然,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可是瞬息之間,那裏卻突兀的出現了一個龐大無比的火球,徑有數十米大小,劇烈的燃燒產生的高溫,使得周圍的空間都有些顫栗,曲折了起來。這一刻,那無盡的炙熱似乎把太陽微弱的光都給掩蓋過去了,劇烈的無法抵擋的光芒使得人眼都無法睜開。
印度洋附近的居民大多都還在沉睡,能夠目睹這一異象的人,隻有極少的一部分,恐懼和震撼催使他們屈膝叩拜,口中不住地的念叨著自己信服的神靈,乞求神的指引。
那火球並沒有直線下落,而是受到某種力量的牽引,劃過一道弧線,向著北極的方向飛去,所過之處,光線曲折,散發著莫名的威勢,敏感的生靈都能感受到它的壓力。
若是站在火球所經過的路線上,遠遠望去,好像天空中出現了兩個太陽,一個剛露出地平線點點,另一個肆意的在空中橫行,與中國神話中的某一刻極為的相似。
在劃過中亞地區的時候,一個微小的圓環狀物體,奇異的從火球中脫離,好似濺落下來的一點火星,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火星”向著亞洲的東南方向飛去,細小的火星好似激光一樣,眨眼即逝,瞬息萬裏,根本不給任何人觀察它的機會。當它飛到廣西上空時,似乎力量用盡了,朝著一處深山中落了下去。
火球依然朝著它的“目標”而去,距離地麵的距離也越來越近。終於,劇烈的摩擦,使得它的溫度高到了極致,炙熱的讓它本身都無法承受,火球在西伯利亞上空發生了一次“小爆炸”,“輕微”的爆炸聲響徹天空,但也隻是把它分離成了數以千百計的大小碎片,並沒有出現滅世般的恐怖畫麵。接著,幾個大塊的碎片,再次發生爆炸,這一次聲音響徹了大地。
地球的冷漠以待,讓火球以為自己遭受到了質疑,瞬間就憤怒了,不在在天空遊蕩,轉而猛地朝著地麵撞去,氣勢一往無前。慶幸,是人口稀少的通古斯河畔遭受到了它的怒火,數萬塊的大小碎片化作無數隻蓄滿了力量的拳頭,猛擊在了方圓數十裏大小的土地上,超越太陽的光芒給這裏仍然朦朧的天空帶來了光明,而撞擊使得整個西伯利亞都在震動,就算是有著太平洋的阻攔,美洲大陸仍然感受到了地球的顫栗。
沉睡中的通古斯地區居民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聽得一聲巨大沉悶的聲響,接著就是大地猛地一顫,似乎地震了一般,然後就又是巨大的沉悶的撞擊聲傳來,這聲音比第一聲要響亮的多,就算是較之海嘯還要犀利幾分,無數人的耳朵因此失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