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挽救厄運中的東方艦隊(上)(1 / 2)

這幾天,拿破侖住在“東方”號旗艦上,終日忙於起草法令,批閱各項文件,法軍迅速而不流血地接管了馬耳他的行政。此時,他又在和參謀長貝爾蒂埃,優秀的克萊貝爾將軍以及副官馬爾蒙一起討論對埃及的作戰計劃,畢竟這才是遠征軍的重中之重。

拿破侖見布呂埃斯、維爾納夫,還有大病初愈的朱利安走了進來,便招手說:“你們來得正好,我們正在商議……首先要占領亞曆山大港,然後同時向兩個方向進軍,控製尼羅河下遊地區。之後,海軍方麵再組織一支小型艦隊裝上步兵,彈藥和給養,隨主力部隊沿尼羅河逆流而上,水陸並進,最終占領開羅……”

拿破侖用手比劃著埃及地圖,其餘人則聽得全神貫注,隻有在一旁的唐少卻不時地往拿破侖臉上瞟,拿破侖長得相貌平平,頭還顯得有點大,跟畫像上那個騎馬縱橫、英武神氣的拿破侖確實有差距,這才是真實的拿破侖。但是,拿破侖思維敏捷,行事果斷,身上更有一種無與倫比的領袖氣質也深深地印在了唐少的腦海裏,唐少可以從朱利安的記憶中體會到他生前有多麼崇拜拿破侖。

“……在埃及,我們主要的敵人是馬穆魯克軍團,那些土耳其人早就該滾出埃及了,我們必須一鼓作氣解決掉他們。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的話,我們可以在三個月內征服埃及。諸位還有什麼好的建議?”速戰速決是拿破侖一貫的作戰風格,也許他很自負,也很固執。

唐少望著這張舊版的埃及地圖吐了一口氣,這地圖太粗略了,連起碼的地形也沒標識清楚,等法軍登上埃及這塊神秘的大陸後,拿破侖就會發現究竟有多少土丘、沙漠、幹涸的運河河道等待著他的部隊。他們的前景一點都不樂觀,甚至可以說是糟糕透頂,這一點唐少是再清楚不過的了,他明白自己畢竟也是血肉之軀,並不是神,何況他現在每做一件事也必須小心翼翼,弄不好的話反而會把戰局搞得更糟。

唐少想了想,終於第一次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說:“皇帝陛下,我認為這個……沿著埃及海岸,登陸地點如果改到羅塞塔以北的海灘更為合適,阿布基爾灣那裏的天氣實在是太差了,部隊很難登陸,說不定損失會比較大……”唐少話還沒說完,就見眾人的目光齊唰唰地投到了他的身上,表情很是詫異。

靠,難道我說得不對嗎?唐少望見拿破侖也呆如木雞。對了,拿破侖現在還不是皇帝,唐少知道口誤,連忙改口說:“司令,你覺得怎麼樣?”

這時,克萊貝爾將軍指著地圖,說:“從阿布基爾灣登陸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進攻亞曆山大港,如果從東邊的海岸登陸再選擇進軍路線,我們會很容易暴露,到時土耳其人可以有充足的時間調集部隊,直接從羅塞塔發兵阻擊我們。況且,朱利安副官,你怎麼知道阿布基爾灣的氣候不適宜遠征軍登陸呢?”

唐少竟然一時間被克萊貝爾問得啞口無言,不知道如何應答。

布呂埃斯說:“現在正值六七月份,沿海一帶天氣變化無常,惡劣的氣候確實會給登陸部隊造成很大的麻煩,如果實在不行,我們不如適當推遲一下登陸的時間。”

拿破侖擺了擺手,說:“不必,如果阿布基爾灣那裏的天氣真的不樂觀,相反會給那些土耳其人造成我們不可能會從那裏登陸的錯覺,這對我們也許更為有利。”

天哪,皇帝陛下,I服了you,壞事硬說成是好事,唐少又好氣又無奈,什麼馬穆魯克軍團,羅塞塔那邊除了當地埃及居民之外,哪有一個敵兵?拿破侖的“一廂情願”,真叫人受不了。

維爾納夫又開始念叨:“不管怎樣,我們得立刻動身到達埃及,中途一旦被英國艦隊攔截,後果不堪設想。”這一點,在場之人倒都有共識。

於是,6月19日早晨,東方艦隊便離開了馬耳他,航向東南。艦隊臨走時帶走了島上大量的財寶和綿羊,怪不得西方國家這麼推崇殖民主義。

一周之後,艦隊終於到達了埃及近海。同時,拿破侖也接到情報:一支強大的英國艦隊不久前就曾抵達過亞曆山大港,之後又去向不明。這使得每個人神情緊張,拿破侖決定立即采取登陸行動。

按照預定方案,登陸地點還是選在了阿布基爾灣。可是當艦隊來到這片海域上時,正如唐少說的那樣,惡劣的天氣根本不適合登陸,布呂埃斯再一次規勸拿破侖延後登陸的時間,遭到拿破侖的拒絕。

7月1日半夜,糟糕的登陸行動正式展開。

海麵上,大風肆虐,巨浪滔天,士兵們乘坐的橡皮艇就像是一片片小樹葉在海浪中漂浮不定。唐少沒有辦法阻止,在“東方”號上隻能眼睜睜地望著一隻隻小艇被大浪吞沒,很多人溺死在海中,又被浪潮打上海灘,實際場景遠比史書記載的更為悲壯。

浪濤飛濺,都飄到了甲板上,冰冷的海水打在唐少臉上很不是滋味。

“朱利安,快來幫忙整理行裝,我們就要登陸了。”馬爾蒙在艙門口那邊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