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再燒一把火(3 / 3)

而這邊,趙雲等人也是越打越有精神,吳兵根本無招架之力,隻能節節敗退。關鍵時刻,馬雲騄如同鬼神莫測的遊龍一般,從蔣欽的營盤中殺出,竟又朝著徐盛的營盤竄進去了!

這下徹底沒辦法了。所謂“一軍得勢,萬眾如龍”,在趙雲夫婦的兩麵夾擊下,徐盛等人顧此失彼,隻好果斷放棄石陽,由孫韶繼續保護著韓當、周泰兩位一齊往後撤退。

吳兵一撤,漢軍再度奮勇追殺,弄得這夥東吳人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光沿途陷落進湖泊、沼澤等處丟了性命的,就已然無法計數。一直奔到夏口,大都督呂蒙親自帶人出來迎接,徐盛等人才勉強進城。(真他娘的窩囊!)

到夏口以後,呂蒙親自吩咐將受了重傷的兩位大佬用船隻送回九江進行療養。隨即是徐盛、甘寧兩位上前,向這位大都督跪地請罪。呂蒙並不糊塗,他雙手扶起這兩位出生入死的將軍:“快別這樣!你們兩位出生入死,跟敵人血戰了將近一個月;現在這個結果,分明是敵人實力太強所致,哪裏是你們的過錯呢!”

聽呂蒙這樣說,兩人這才感激無限,抹著眼淚向呂蒙道謝。呂蒙的臉色很是黯然,他長歎一口氣:“唉!最近一月以來,趙雲乘著連戰連勝的勢頭,一路進*,似乎非要打下夏口不可。可惜現在石陽已失,我們在夏口根本無險可守;而敵人的水軍又近在咫尺——要是他們水陸夾攻,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了!”

此話一出,全場默然,徐盛、甘寧不禁低下頭去。

呂蒙喘了口氣,又無奈地開腔了:“很傷感,十分傷感。現在我們軍威已挫,鬥誌根本降成了0,再要跟他們對拚,簡直難上加難!——罷罷罷,我們還是放棄夏口,先讓騎兵返回秣陵關去駐紮;然後步兵登舟,順流向東往九江駐紮;由水軍在後麵斷後,一麵燒掉夏口,也算給敵人扔下一個爛攤子。——你們說呢?”

顯然,呂蒙的話分明是讓全軍丟棄陣地撤退的意思,誰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可有什麼辦法呢!因此,徐盛、甘寧隻好答應:“事已至此,也隻能這樣了!”

於是乎,在一番布置調撥下,東吳人的騎兵果然先行開拔,往秣陵方向撤退。等騎兵走了一天以後,呂蒙再秘密下令水軍伺機迎敵,步兵則全部乘夜上船,即時開船,往九江出發——隨之一同顯現出來的,是夏口城中高高騰起的濃煙和巨大火苗。(火光真是無處不在!可惜前兩次是主動攻擊,這次卻是被迫焚毀。)

或許這時有人問了,說趙雲那邊為啥不趁機攻城呢,難道他就沒看出一點苗頭嗎?原來,事有蹊蹺——趙雲因為從州陵叛變事件發生以來,士兵們便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征戰中,盡管節節勝利,可士兵們畢竟是人,需要休養,便暫時給他們放假休息了。而另一麵,他又吩咐向寵前去督率水軍,準備約期進攻;可這個時候,呂蒙卻已經逃之夭夭了!

逃跑了,是勝利,也是遺憾。沒奈何,趙雲隻好揮兵進城,先照例是一番救火事宜,然後安撫民眾;對於敗逃的吳兵,趙雲也不窮加追擊,隻是吩咐向寵將戰船分批停泊在沿江上下遊的位置,並令嚴壽、劉封兩位帶兩萬人,嚴格把守住夏口的位置,跟對麵的江夏隔江聲援,水陸聯合。一時間倒也弄得聲勢浩大,非凡無比。

這是勝利者的光耀,也是威武之師的殊榮!——待一切都已功成名就之後,徐庶便帶領著關平、周倉兩位,全軍回屯南陽(靜悄悄的來,又靜悄悄的的去);而趙雲夫妻也安頓好一切,動身回陪都荊州,向皇帝劉備報功。

劉備在接到趙雲的捷報後,不勝歡悅;大喜之餘,這位老皇帝又一次不顧尊儀,親率文武官員出城三十裏進行迎接。趙雲夫妻受寵若驚,連忙跪倒在路邊參謁。

此刻的劉備顯得十分可親,他高興地扶起兩人,連連感歎:“呂蒙、徐盛這夥人,一貫是他們東吳的名將;這次竟然全敗在我們趙將軍的手裏,看來我們漢室中興的日子確乎不遠了!”趙雲夫妻誠惶誠恐,遜謝不迭。

就這樣,所以人一齊進城回返內宮。劉備親自在金鑾殿內擺下禦宴,為趙雲夫婦慶功,並堅推趙雲坐首席。——盛世皇宴,巍巍天寵,這一場專門為他舉辦的國家級宴會,對從湣帝劉協那時候起便死心塌地跟著劉備效勞的趙雲而言,簡直是莫大榮光!

還好趙雲本人十分有涵養,麵對劉備的殷殷慶功,他頓時吐出來一句豪氣萬丈的話:“不勞陛下費力!假若微臣有功,那麼請日後我軍徹底蕩平了三吳之地,海內一宇;到那時,您再好好賞賜我吧!”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趙雲這句頗似前人的鏗鏘言語,再次將那種從孝武皇帝那時,由大敗匈奴的驃騎將軍霍去病那裏所傳下來的大公無私,全力為國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這怎不讓皇帝劉備為之欣然滿懷呢!

那一刻,仿佛山河為之鳴音,天地為之感泣!熱血男兒,十載報國,寵辱不驚,矢誌王事,這種大將風範,頗值得我們為之鼓舞欽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