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轉眼新年已過,暖暖的陽光映著消融的積雪昭示著初春的到來。鳳仙酒樓的後院依然洋溢的新年的喜慶,早早起來的青梅正在忙碌的做著早飯,時不時望著院子裏和老爹練習五禽戲的徐仁清,心頭像抹了蜜似的。接著又想:“若是能一輩子這樣,那該多好啊。”隨即青梅的思絮飄到了九天之外,隻是手還在不自覺的往火爐裏添著柴,眼神呆滯的盯著爐火卻充滿了對未來憧憬的喜色。晶瑩汗水點綴在映著發紅的臉頰上,交織出那美麗的容顏。此時的徐仁清正在專心的練習著五禽戲,這五禽戲乃是華佗所創,屬於象形內家拳的一種修煉功法。內外兼備,也是一種養生氣功,長期練習有治病養生,強身壯體的功效。徐老伯經過一個月的練習,臉色慢慢的紅潤起來,沒有開始的哪一種蒼白,連說氣話都變的鏗鏘有力了些。徐仁清練習完畢以後,就去拿了一塊臉巾擦了擦臉,看著還在練習的徐伯,心裏也有幾分喜意與自豪。喜的是徐伯的身體每一天都有好轉,再堅持幾年的靜心調養就能祛除病根了,固然不能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但是不出意外活過百歲不是問題。徐伯一套五禽戲打完,額頭上也有些熱汗。徐仁清趕忙把臉巾送了過去說:“徐伯,擦擦汗吧”。徐伯:“嗯,練完以後渾身上下舒服了許多,我這一把年紀了能有這精神頭也是不容易啊”。徐仁清聞言開玩笑道:“徐伯,你現在不老,正是英雄救美的年紀,等哪天您也救個美,然後對方就以身相許,你就可以再納一房小妾,然後晚上才發現自己寶刀未老。。。。”。說著說著徐仁清就進入的無限的意淫之中,說道最後更是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卻一直沒看到徐伯的臉從開始的微笑慢慢變黑,最後手裏抄起地上的掃把就打向神遊物外的徐仁清。這時徐仁清突然感覺一陣涼風襲,心神一緊急忙施展一招“狗急跳牆”向旁邊躲閃,致使徐伯打來的掃把拍在了地上。此時的徐仁清已經在意淫中清醒,知道自己說的有過了些。急忙的辯解道:“徐伯,我可是在開玩笑,當不得真,當不得真啊”。一邊解釋的徐仁清已經抽身離開徐伯身邊有數丈的距離,這邊發狂似的徐伯舉著掃把便追了過來一邊憤怒的喊道:“今天我非打死你這個混小子不可”。此時廚房正做飯的青梅已經從憧憬中醒來,聽到院子裏老爹的嚎叫聲,就知道徐大哥又惹老爹生氣了。望著院子裏追打的一老一小,不免歎氣道:“兩個頑童,一個為老不尊,一個為小不尊”。院子裏的徐仁清累的正在呼呼的喘著粗氣,靈敏的動作與身體極限扭曲並且姿勢怪異的躲閃也讓年輕力壯的他有些吃不消。同樣徐伯也是累的氣喘籲籲,汗流浹背,他的年紀大了更經不起這樣的劇烈運動。但是嘴裏依然不饒的罵道:“你個小王八蛋,等我歇一會再來收拾你”。徐仁清聞言直了直身子笑嘻嘻的應道:“徐伯,看來你的身體恢複了差不多了,追著我打的時間也是越來越長了;年輕小夥子都比不過你,到時候你就能英雄救美。。。。”。又開始滔滔不絕的徐仁清看著臉色又黑的徐伯,更加變本加厲的說了起來好似天永遠不會塌下來。早飯過後,徐伯坐搖椅上在院子裏曬太陽,閉目養神的享受著暖暖的陽光。青梅收拾完桌子後嬉笑著走了過來對徐伯說:“爹爹等會我要和徐大哥出去轉轉,你自己在家安心靜養,像這樣的舒服日子你是活一天少一天了”。本來一臉安逸的徐伯瞬間臉又黑了起來並迅速氣血上湧,麵部紅度直追關雲長。青梅一看徐伯馬上就要發火了,又急忙道:“爹爹,我可說的實話。您總是說歲月催人老,活一天是一天”。徐伯聞言:“唉,是啊。女兒長大了總是向著別人,我現在真的是孤家寡人了;每天有兩個小羔子氣我就行了。“青梅連忙乖巧的幫徐伯按摩起肩膀,一邊按摩一邊說:“哪有,梅兒最愛爹爹了,爹爹您絕對是長命百歲,徐大哥都說了您是老富星。就像隔壁王嬸家的烏龜一樣都活兩百歲了還好好的,爹爹您說是不是福星啊”。徐伯本來要轉好的臉色又開始黑了起來,無奈的說道:“趕緊去找仁清吧,他在門口等你半天了,去玩吧。“徐仁清此時在門口漫步徘徊,看到青梅出來急忙走了上去說道:“小娘子駕到,小生這廂有禮。”青梅聞言臉有些微紅道:“徐大哥你又戲弄奴家。”然後又嘻嘻笑道:“清哥哥,今天你打算帶我去哪玩?”仁清微微一笑說:“青梅啊。今天咱們去鎮子北郊的通禪寺去看看吧,聽說那裏有一些大文豪留下的碑刻,去觀摩一下對自己的書法造詣也有一定提升。“青梅聽完也開心的說:“好啊,好啊。以前爹爹帶我去過幾次,後來很少去,不過聽雜貨店的孫婆說那裏的菩薩很靈驗,去那裏上香祈福的人很多。”說完兩人便直奔北郊通禪寺,一路上青梅嘰嘰喳喳的說著,像百靈一樣不知疲倦。路上也碰到不少去通禪寺的人,有去祈福有去還願。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兩人便來到了通禪寺前,進出的人絡繹不絕。兩人也隨著人流進了大門,一路前行繞過偏殿來到主殿門前。青梅止住腳步對徐仁清說:“仁清哥哥,你去看碑刻吧。我要去菩薩麵前為爹爹祈福,等會還在這裏等你”。說完便匆匆的走了進去。徐仁清也沒多說什麼,轉身找準方向便向碑刻林園走去。盞茶功夫就來到了林園門口,隻見兩個沙彌站在大門左右。進林園的人就少了許多,徐仁清尋思間已經走到門口卻被兩小沙彌攔住。其中一小沙彌雙手合十念到:“施主請留步,本寺寺規。願入碑林者需解禪語一句,解得便過,不通便回。”徐仁清聞言有些奇怪,還真沒見過這樣的規矩。不過卻道:“在下初來不知寺規,多有失禮,請見諒,請見諒;勞煩說出偈語,小生參詳一二。“另一個小沙彌微微欠身,雙手合十道:”施主請聽,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說完,前一小沙彌又接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徐仁清聞言變知,前一偈語乃北宗六祖神秀所寫,後一句是少林六祖慧能所寫。禪宗五祖弘忍已值暮年,想要傳衣缽給坐下弟子。於是讓每人寫一偈語,以檢測弟子慧根。最後弘忍看出神秀沒有開悟,所以把衣缽傳給有大智慧的慧能,並連夜把慧能送走防止神秀殺害於他。後來慧能在南方創立禪宗南宗,神秀創立了禪宗北宗。思考片刻仁清便應道:“本是空無物,何來明鏡台。兩物皆不見,怎知惹塵埃。”徐仁清所應偈語意思是:“本來心中無物,沒有菩提樹和明鏡台。既然都是空,哪你怎麼知道它有沒有沾染塵埃。”兩小沙彌聽完愣了一愣,就拿紙筆記下。記完以後對徐仁清鞠了三躬道:“施主大智慧,請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