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蕭山縣有座苧蘿山,山西有座西子廟,坐西朝東,相傳為戰國時越國美女西施故居,施亡後,越民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美貌佳人,改宅為祠,供繡鞋一雙,後又改稱西子廟,當地人稱娘娘廟,裏奉西施坐行樽各一樽,尊為"荷花女神".
明萬曆十二年起,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初三,蕭山縣都要舉行盛大的迎神賽會,請紹興的大戲班前來演出,由名姝扮演西施在苧蘿四十八村遊行.這時,觀者如潮,四方煙火齊鳴,方圓幾十裏一片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這年又到廟會前夕,四方遊客紛紛湧往蕭山縣,頃刻之間,小小的苧蘿鄉物流人動,熱鬧非凡.
西子廟北廂僧舍裏,此刻有一老一少兩個苦行僧.他們不遠萬裏由北國來到江南,就是為了一睹廟會盛況.那老僧約莫七八十歲,須發皆白,臉上皺紋縱橫,深如刀割,但身板卻挺的很直;加之他的手背上虯筋突起,蒼勁有力,這些都可以看出他雖然已是垂暮之年,但仍然精神矍鑠,有如壯年.小僧隻有十三四歲,穿著件新僧衣,臉上一片陽光燦爛.這三年來他跟隨老僧左右,奉飯端茶,遨遊天下,雖然曆經風霜雨雪洗刷,飽受旅途勞頓之苦,但毫無疲倦之色,看起來仍是神清氣爽.
小僧這時趴在臥榻之側,問老僧道:“師父,我們為什麼要來這裏,就隻為看明晚的廟會嗎?" 老僧撫摸一下他的光頭,臉上慈祥充溢,說道:"心遠,'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禪語你聽過吧,用此來形容此間主神,那是再恰當不過的了。這荷花女神原名夷光,世稱西施,本是浣紗溪畔的浣紗女,十四歲時被選入宮,四年之後被越王勾踐送往吳國,深深宮牆中十年幽禁,用她的聰明善良幾度挽救越民於水火之中,而她自己呢,孤身一人,日日飽受痛苦煎熬,忍辱負重直至榮歸故裏."
小僧心遠聽了,仰著頭不解地問道:“她是王妃嗎?她住在高大的皇宮裏,吃好的穿好的,有那麼多人伺候著,師父怎能說她是在受苦呢?”
老僧聽了,搖一搖頭,心想心遠終究還是個孩子,這樣的問題他現在還不明白,.想那西子遠離故國,在吳國深宮中伴君如伴虎,度日如年,那是何等的寂寞孤獨。於是歎口氣說道:"心裏難過,吃穿再好又有什麼用呢?你現在還小,有許多事情不明白,但你要記住為師一句話,那就是一個人麵對的環境不論多麼險惡,隻要他的精神不倒,他就永遠不會倒下;一旦他的精神崩潰了,無論他的體格多麼健壯,他的人也會崩潰的,這就是信念.西施就是由於有對家鄉父老無限關愛這樣的信念支撐著,所以在吳宮險惡的環境中堅持了下來.唉,孩子,這些你現在還不懂,等長大一點你自然會明白的."
心遠極不情願的應了聲"是",但心裏卻在想,師父老是把自己當小孩子看待,一個問題不說也就算了,卻也搞的這樣神神秘秘的,仿佛天機不可泄露似的.
這時門外一個聲音叫道:"神木大師,師父請你到前麵用膳!"
老僧應道: " 好,老和尚這就去!"說完這句,袍袖一甩,緩緩起身.心遠這時早已跳起來開了房門,站在一邊等著.神木大師道了聲"走吧",攜了心遠,邁步出門,跟了青衣沙彌前去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