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圓月,寒光點點。
清風城門卻是一片燈火通明,城樓和城門兩側都掛著一排排大紅燈籠。
城門下聚集著一群父母和孩子,劉銘身上挎著一個布袋,裏麵裝著一天的幹糧,幾件衣服和拜師錢,和他的父母,妹妹擠在人群的邊緣。
“哥哥,不用擔心家裏,我會替你照顧好父母的。”一臉稚氣的妹妹說出了這句令人哭笑不得的話。
劉銘微笑地撫摸了一下妹妹的頭,以免她生氣。
一家人又這樣說了一番。
一名老者在城門前開始喊了起來:“好了,該出發了,諸位父母在此別過吧”
眾多孩子不舍的離開自己的父母,自己熟悉的地方,走向了老者處聚集了起來。
“爹,娘,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我走後,不必掛心”劉銘對家人說了最後一句話,也揮手告別,加人了大家。
17歲的劉銘,中等身材,在這百來人的孩子中並不顯眼,他這番跟老者去的地方就是霧山閣,霧山閣周圍就是霧山山脈,霧山山脈常年繞繚著瘴霧,隻有月圓之夜,瘴霧才散去,因此一年中隻有為數不多的拜師機會。
劉銘從小就聽他父親說過,霧山閣修煉的是人物道,是一個小道,師尊老莊彭祖,人物道者貼近自然,得大壽。人物道這一小道又歸屬在人道這一個大道裏。人道大道則師尊三皇五帝。人道之外,這世上還有眾多的大道小道,數不勝數。
雖說霧山閣所修的人物道是小道,不過也夠劉銘充滿期待與激動的了。劉銘父母靠賣饅頭為生,辛苦十,八載,現在開了一間小酒店,才拿的出錢讓劉銘前去拜師,所以說劉銘是第一次出城去拜師求道,而那些富家子弟,則是往返於其中好幾次了。
告別父母之後,劉銘和他一起玩大的程子強便跟著大隊出發了。
隊伍是由剛才大喊的老者領路,外加八個霧山閣派來的人物道者分隊管理和保護。劉銘和程子強就在人群裏。
“銘哥,你困不困啊,這大半夜的”程子強比劉銘小一歲。
“不困啊,為了今晚,我可在白天中午的時候強迫自己睡在床上,還真睡得著了。”
“我現在眼皮都垂了,都怪我貪玩,不像你有先見之明,嘿嘿,銘哥,你扶著扶著我吧,不然我走路不穩啊。”
“你這計耍的妙啊”劉銘雖然不情願,可依舊還是伸出了手輕輕扶著了程子強。
“銘哥,你說霧山閣這人物道,修的是貼近自然,追求長壽,可是具體是幹什麼的呀?”
這百來人分成八隊,在老頭和人物道者的帶領下有序地前進著,雖是其中細細輕語,卻也較為安靜,顯得月朗風高。
劉銘瞥了一下程子強,說:“你怎麼那麼多問題呀?我和你都是第一次師拜這人物道,我怎麼知道,再說了,我們首先擔心的是能不能進了這人物道。”
“大家停下,我說兩句。”兩人說話的時候,前麵的老頭開口了。
劉銘看了下周圍,正是霧山山脈的分界線,山裨就在他們眼前。
“大家聽好了,這霧山脈雖在月圓之夜時褪去了瘴霧,可是卻還是有一些傷人怪異的動植物,所以進山以後,大家要緊跟著自己所在小隊的道者身後,不能大意放鬆,高聲喧鬧,直至天明之時,到達霧山閣所設的地下隧道入口,再走半天,大家就可以求道了。
這百來名孩子,聽到很快就能求道了,都激動了起來。
“好了,大家都安靜,提高警惕,準備進山。”
老頭和道者整頓了一下隊伍,開始進山了。
劉銘和程子強跟著眾人前進,程子強很害怕,此時默不做聲。
劉銘環顧了一下四周,果然是一座惡山,隻見周圍的樹木甚是密麻,卻是顯上了一層死氣,大概是終年掩在瘴霧之故。腳下藤蔓叢生,稍不注意,就會絆倒,是不是還能看見那種陰生的豬籠草,食蟲草。這樣的環境下,一群人隻是默默前進,並不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