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抗生素類藥物的分析(1 / 3)

閱讀提示

與上一版大綱相比,新版大綱在本章中刪除了青黴素V鉀、氨苄西林、硫酸鏈黴素、鹽酸美他環素的分析,增加了青黴素鉀、阿莫西林和鹽酸四環素的分析,並增加了關於抗生素類藥物分析特點的內容。

第一節 抗生素類藥物分析的特點

【考點1】特點

抗生素類藥物是一類臨床常用的重要的藥物,現行版《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收載的抗生素及其製劑約占整部藥典收載藥物及製劑總量的18%。抗生素類藥物多數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部分通過化學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生產。

【考點2】檢查的項目

抗生素類藥物,尤其是通過生物合成生產的藥物,在生產中容易引入一些特殊雜質;部分抗生素類藥物結構和成分複雜,有的不夠穩定,在生產和貯藏過程中可能發生降解或聚合,不僅降低療效,還可能引起過敏反應。針對抗生素類藥物的這些特點,在抗生素類藥物的檢查項目中,除了與其他類藥物類似的一些檢查項目外,通常還收載與安全性有關的檢查項目,如:異常毒性、降壓物質、熱原、細菌內毒素;此外,還有一些與穩定性有關的項目,如水分等。

【考點3】含量或效價測定的方法

抗生素類藥物的含量或效價測定,除理化方法外,還有生物學的方法,如“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藥典收載的“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有“管碟法”和“濁度法”兩種。對於提純的、化學結構已明確的抗生素,可根據抗生素的分子結構特點,利用其特有的化學或物理化學性質,選用物理化學的方法進行測定。對於成分複雜、化學結構不夠明確或有效成分並非單一組分的抗生素,則往往采用微生物檢定法。與理化方法相比,微生物檢定法以抗生素對微生物的抑製或殺傷程度為指標來衡量抗生素效價,具有靈敏度高,測定原理與臨床應用的要求一致,適用範圍廣等優點,但也存在操作步驟繁多,測定時間長,誤差較大等缺點。

第二節 青黴素鈉和青黴素鉀及其製劑的分析

青黴素鈉和青黴素鉀屬β-內酰胺類抗生素,二者均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有特異性臭;有引濕性;遇酸、堿或氧化劑等即迅速失效,水溶液在室溫放置易失效;在水中極易溶解,在乙醇中溶解,在脂肪油或液狀石蠟中不溶。

一、青黴素鈉和青黴素鉀的分析

【考點1】鑒別方法

1.高效液相色譜法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2.紅外光譜法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一致。

3.焰色反應照藥典附錄“一般鑒別試驗”相下的方法試驗。青黴素鈉為鈉鹽,火焰為鮮黃色;青黴素鉀為鉀鹽,火焰顯紫色。

【考點2】雜質檢查項目和方法

1.吸光度

(1)青黴素鈉:取本品,加水製成每1ml中含1.80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80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不得大於0.10;在264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吸收度應為0.80~0.88。

(2)青黴素鉀:取本品,加水製成每1ml中含1.88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測定,在280nm的波長處,其吸收度不得大於0.10;在264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吸收度應為0.80~0.88。

2.青黴素聚合物聚合物是一類高分子雜質,許多研究證明,青黴素類藥物中的高分子雜質是引起過敏反應的重要原因之一。針對高分子雜質與藥物分子量的不同,《中國藥典》采用分子排阻色譜法檢查聚合物類雜質。青黴素鈉和青黴素鉀中青黴素聚合物的檢查方法和限度要求相同。檢查時,以葡聚糖凝膠G-10為填充劑,以pH7.0的0.1mol/L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在254nm波長處檢測。理論塔板數以藍色葡聚糖2000的峰計算。

3.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測定,含水分不得過0.5%。

4.細菌內毒素取本品,依法檢查,每100青黴素單位中含內毒素的量應小於0.01EU。

5.無菌取樣品,用青黴素酶滅活後,按“無菌檢查法”中的“薄膜過濾法”檢查。

【考點3】含量測定

《中國藥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類藥物的含量,青黴素鈉的含量測定方法如下。

色譜條件與係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0.1mol/L磷酸二氫鉀鹽(用磷酸調節pH值至2.5)-乙腈(70:30)為流動相;流速為每分鍾約1ml;檢測波長為225nm。取青黴素對照品和2-苯乙酰胺各適量,加水製成每1ml中各含約0.2mg的混合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出峰順序為2-苯乙酰胺、青黴素,兩峰的分離度應不小於2.0。理論板數按青黴素峰計算應不低於1600。

測定法: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稀釋製成1ml中含約0.5mg的溶液,搖勻,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另取青黴素對照品適量,同法測定。按外標法以峰麵積計算,其結果乘以1.0658,即為供試品中青黴素鈉的含量。每1mg青黴素鈉相當於1670青黴素單位。

提示:1.0658為青黴素鈉與青黴素的比值。

【考點4】貯藏條件

貯藏條件為:嚴封,在涼暗幹燥處保存。

二、注射用青黴素鈉和注射用青黴素鉀的分析

注射用青黴素鈉和注射用青黴素鉀的鑒別和含量測定方法與青黴素鈉和青黴素鉀相同。

二者的檢查項目相同,有: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青黴素聚合物、水分、酸堿度、細菌內毒素、無菌等。

第三節 阿莫西林及其製劑的分析

阿莫西林原料藥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味微苦;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幾乎不溶。

一、阿莫西林的分析

【考點1】鑒別方法

1.高效液相色譜法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2.紅外光譜法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一致。

【考點2】雜質檢查項目和方法

1.有關物質主要是阿莫西林的降解產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查,由於有關物質種類多且極性差異大,故用梯度洗脫的方法。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流動相A為0.05mol/L磷酸鹽緩衝液(pH5.0)-乙腈(99:1),流動相B為0.05mol/L磷酸鹽緩衝液(pH5.0)-乙腈(80:20);流速為每分鍾約1ml;檢測波長為254nm。供試品溶液中如有雜質峰,單個雜質峰麵積不得大於對照液峰麵積主峰麵積(1.0%),各雜質峰麵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液主峰麵積的3倍(3.0%)。

2.阿莫西林聚合物采用分子排阻色譜法檢查。檢查方法與青黴素鈉類似。

3.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測定(卡爾費休法)測定,含水分應為12.0%~15.0%。

【考點3】含量測定

《中國藥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方法如下。

色譜條件與係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0.05mol/L磷酸二氫鉀鹽(用2mol/L氫氧化鉀溶液調節pH值至5.0±0.1)-乙腈(96:4)為流動相;流速為每分鍾約1ml;檢測波長為254nm。理論板數按阿莫西林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測定法:取本品約30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另取阿莫西林對照品適量,同法測定。按外標法以峰麵積計算出供試品中阿莫西林(C16H19N3O5S)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