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當世三大家(1 / 2)

沈軒一直希望快點長大,可是越是急迫,越是緩慢,真真切切度日如年。

江州城臨江靠山,初夏的天氣不是太炎熱。老先生也是一位愛畫風景之人,推開書房南邊的窗子,涼風而入甚是清爽,指著窗外的花園說:“你可以看到什麼?”

沈軒順著老先生手所指的方向望去,一叢翠竹,小心地回答道:“竹子。”

老先生捋了下胡子,說道:“如果想畫好這叢竹子,眼中就不要把它當成竹子。它是有生命的,它就是你的朋友!”

沈軒聽著老先生的話,好奇問道:“那我如何才能看出它的生命?”就算在前世學畫時候,也沒有人對他這樣說過。

“用心。”老先生轉過身,看著沈軒說道:“用心才能畫出上乘之畫。”

“用心去畫?”沈軒所有所思地點點頭。

老先生當即揮墨作畫,良久擱筆,突然問沈軒:“聽說王仲仁老兒讓你在他畫上題詩?不知你覺得我和他的畫哪個更勝一籌?”

王仲仁?不就是王通嗎?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沈軒訕訕笑道:“仁仲老師的畫,我也沒有仔細看過。不好妄下評論。”

“哼,不過問了也是白問。他可能在掉書袋子方麵比我強一點,作畫就遠遠不如了。”老先生看樣子不滿意沈軒剛才打太極的做法。

......

......

中國畫講究的是墨分五色,研墨時加水的多少達到色調的調節。老先生所畫的竹子不僅把竹子粗細,枝葉繁茂展現出來,而且還隱隱有一種風骨氣神。沈軒不由得對麵前的老者的身份產生了好奇。

沈軒輕聲問老先生道:“先生遠從南京而來,學生還不知道先生高姓大名?”

老先生有些自得:“陸協康。”

沈軒聽到這個名字,神色微微有些激動。陸協康善於畫花鳥魚蟲,亦畫山水風景。被世人列為畫壇“四大家之一”。

陸協康受沈倫所托來江州,不過他本人在收徒方麵要求甚多,最重要就是必須要有天賦。到目前為止,他指點過很多人作畫,不過所收弟子隻有一個,也是當世名家的曹不華。陸協康已經七旬高齡了,也沒有精力再授徒了。此次來江州,隻當做點撥指導沈軒作畫而已,就像以前指點很多人一樣。

沈軒看雜書趣談時候,也看到過關於陸協康的故事,自然知道這點怪癖。若要讓他專心傳授自己作畫,定要拿些真本事出來了。

沈軒笑著對陸協康說:“先生能否指點一下我所畫的竹子?”說完,挽袖提筆。陸協康初時還是漫不經心地看著沈軒,他心想就算再有天賦,如果沒有基礎,也不可能畫的怎麼樣。

但看著看著,陸協康就靜下心來看沈軒作畫。

沈軒這裏耍了點小心思,他知道如果用國畫的筆法來畫,必然就會讓陸協康看出自己以前有過基礎,便用油畫的構架和著筆來畫。完全不同於國畫,沈軒講竹子畫的細細入微,好像將竹子移到畫紙上。

陸協康看著沈軒落筆,驚訝問道:“你以前學過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