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心雖然是長在我們自己的身體之內,但卻似乎早已注定我們是為別人而生的。從脫離母體開始,我們就成為了他人的焦點,卻也從此開始了身不由己的生活。有時候,我們是在為了某些人的期待而活;有時候,我們會為自己心中的攀比而活;有時候,我們是為了自己心中所向往的那個人而活。而我們為心中的那個人而活的時候,注定一輩子都是在情海中起起伏伏的。
接下來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纏綿悱惻的故事。
傳說,在神州大地上,曾經存在過一個叫做“淩雲縣”的地方。隻是由於該地已經消失了很多年,因此,雖然傳說還在人的口耳相傳中流轉,但卻沒有人見過它的真實麵貌,更不清楚淩雲縣的一切具體的構成因素,諸如人口、民族、物產等等。甚至是連他的具體方位也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猜測,有人說它在五嶽之首的太嶽之腰,有人說它在天山之腹,也有人說在雪山之上,還有人說它在苗疆的十萬大山之中,但因為沒人真正見過這個地方,所以,流傳下來的東西都隻能各執一詞,無可求證。
雖然如此,發生在淩雲縣的這個故事,卻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並為眾人所公認確實發生過的。這個故事乃是關於淩雲縣中曆來為人所稱羨的“穿雲雙峰”的。
在世代流傳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大致知道淩雲縣的樣子。
淩雲縣位於兩座高聳入雲的青峰之間,兩座翠峰就如淩雲縣的守護神,托起淩雲縣的一切;淩雲縣周圍是連綿不斷的山脈屏障,是整個淩雲縣居民的堅強後盾。縣城之中,四季如春,鮮花常開,幾乎天底下所有的花都能在這裏見到她們靚麗的影子。
傳說中還提到過,道教之宗祖莊子,曾經騎著他在逍遙世界中的坐騎“鯤鵬”遊曆天下。當他從淩雲縣上空經過,看到淩雲縣的美景之時,一向講究超然物外,不為表象所迷惑的莊子,竟為縣中的美景所深深吸引住,看著看著,竟癡迷了,一時想不起要往哪兒走,於是一呆便是上千年,最後在空中留下了“鯤鵬覷凡”的千古奇觀。隻不過這“鯤鵬覷凡”景象數百年難得一見,縱是世居此地的人也隻是從他們祖先的口中,講述那難得見聞的奇觀。
傳說中還說,當年李太白騎白鹿訪遍各地名山,經由此地而過,一時驚為仙境,頓時揮毫灑墨,以神來之筆狀寫淩雲之境。其詩雲,“居士飄逸我為尊,五湖豪俠盡傷春。白鹿懶遊五嶽上,癡聞仙家戀凡人。”
此外,據說淩雲縣中有人親眼見到過一位修道居士在雙峰之巔踏祥雲、駕仙鶴,從此脫離六道輪回之苦,得道升仙去了。
總而言之,有關於淩雲縣的傳說不勝枚舉,在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由於淩雲縣的名聲極盛,於是有人將仙凡縣的奇特景觀用這樣一首詩概括出來,說是“四季如春花滿天,雙峰高聳入雲間。太白樂道從中國,老莊鯤鵬止於巔。”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想見淩雲縣在當時的九州是有多高的知名度。
老莊之忘我,太白之飄逸,已是不刊之論,至於兩人有沒有到過淩雲縣,有沒有居士真的在此處榮登仙境,既然今人已然見不到原物,還原不了當時之情境,聽著也無須苦苦執著。願信者自憧憬在唯美的故事傳說中便罷了,不信者亦大可找出種種批駁的理由,否定其中的荒誕不經。但無論如何,有關淩雲縣的故事卻不會因為有人質疑而停止流傳。
當然,作者是滿懷相信神州大地上曾經存在過這樣一個地方的。現在,我就要借著傳說,將這些淒美的故事進行一番演繹,以饗讀者之懷。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據說,淩雲縣的地形很獨特,兩座高峰是縣城的靠山,直聳入雲,與九天相接,與淩霄相逢迎。淩雲縣位於兩座高峰的山腳處,如扇形一般逐漸向遠處延伸。由於土地肥饒,此地供養著約摸有一萬五千戶人家。居民區由山腳向外延伸月末有三四十裏地,便又見青山隱隱,峽穀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