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二級村落(1 / 2)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某領主說。

一級村落的最大人口數為200人,山寨人口有500多人,鄒凱沒辦法一下子全部吸收進來,再加上村裏的民房不夠,所以鄒凱隻是暫時的帶來了180人,到達村落就緊鑼密鼓的大興土木建造民居。村落中的全部建築已經建設完畢,唯有鄒凱自己規劃的河道沒有完工,但是這不並不影響村落的升級問題。石韜回到弄海村,就忙的不可開交,一是人口的登記,二是合理的安排農居,第三則是調查帶來的人中有無技能人才。

經過仔細的統計之後,帶來的180人中大多是正在壯年的漢子,多數家眷還在山寨裏等著安排,石韜按照每人的家庭狀況安排其住房,基本上是一戶一民房,按戶分配。帶來的人中,其中有技能的人才有木匠8人,其中一名叫石貴的男子是中級木匠;初級馬夫;初級廚師3人,中級女廚師一名——薑圓圓;初級醫師趙闖;令鄒凱欣喜的是居然還有以為高級鐵匠——萬武。得來的技能人才讓鄒凱喜不自勝,有了這些人才用在發展經濟上麵來說那是更上一層樓,首先中級木匠石貴的到來,可以讓船廠更快的建設船隻,更可以增加村落漁業的發展;其次是薑圓圓和趙闖的加入可以是村內的清酒和藥材這兩種供不應求的產品得以增大產量;最後的萬武身為高級鐵匠便可以帶徒弟,增加村內鐵匠的產量。總之對鄒凱而言那是有百利而無一弊。

當第二天的朝陽依舊頂著湛藍的大海升起時,鄒凱慌忙的走出辦公室,徐庶、石韜等人已經在外等候許久,他們都想鑒證弄海的第一次晉級。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徐州東海郡弄海村晉級為二級村落,恭喜玩家山野村夫。”

顯然村子裏的人全部聽到了這則消息,弄海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

弄海村:二級村落,村長:山野村夫,副村長:石韜最大人口:1000人

現有建築:初級鐵匠鋪,初級醫館,初級船塢,初級裁縫鋪,伐木場,初級木場,初級窯場,初級酒館,初級茶樓,初級兵營,初級漁場,籬笆圍牆。

可建建築:初級驛站,要求職業馬夫,可是村民滿意度+2。

初級校場:要求中級武將,士兵訓練場所,士兵武力+1,村內安全指數+5。

初級藥鋪:要求職業初級醫師,村內滿意度+2,健康指數+5。

初級木工坊:要求中級木匠,村內研究木器場所,村民滿意度+3。

采礦場:要求職業礦工,村內滿意度+2。

鄒凱在看過介紹之後,進入辦公室便於石韜徐庶二人商量起來。村內人口的增長,生產力提升的基礎上居民每月的薪資也是不小,再加上現在要進行招兵,糧食的消耗迫在眉捷。現在弄海的田地在土地改革之後,農田已經達到近50塊,但是想要養活擴建之後的1000人是遠遠不夠的,雖然現在的居民不到1000人,但是鄒凱不能不早做打算。

“主公,我村擴建之後的占地範圍變成了方圓1平方公裏,也是近1500餘畝地,擴建農田是事項現在就可以進行了,按照現在一畝地養活7個人來看,我們要養活1000人,農田要在150畝,再加上釀酒的消耗,最起碼要保證200畝的農田才能勉強夠,以後領地內的漁民應該也不會少,王楠出海的這階段,在下查看過,王楠出海一天大概捕撈100單位,現在我村隻有2艘漁船,現在是時候擴大漁業的生產,以在下看來,現在的二級村莊必須滿足20艘漁船才可以,一方麵是充當村民的口糧,一部分要送到酒館供何姑升級,現在的酒館收入差不多是我們村經濟的中流砥柱,薑媛媛和畢福的釀酒量從原先的100單位增加到了200單位,濁酒一天可以銷售300單位,所以釀酒每天的糧食消耗量就在6000單位,一個月下來就是18萬單位,然而200畝農田一個月的收入60萬單位。再說村民的口糧,1000人一個月的消耗就在30萬單位,這還不包括不分參軍士兵消耗量加倍的情況,所以以在下計劃要規劃出200畝良田,在村北口設立專門的農田規劃區,用於生產糧食,再在農田的北麵設立一道圍牆,以後的士兵可以在那裏駐紮或者訓練,保護農田不被他人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