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一起的日子裏》前言生於80後
這個故事的開始比較沉悶,但是對於故事真實性,95%的真實性,唯獨改動了人名和地名而已。
故事講述的不是我,是講述80年代初期的一代人的故事,曾經的歡笑,喜悅,羞澀以及悲哀。
故事的本身是赤裸裸的,讓人感覺可笑,就好象大姑娘家不穿衣服在街上跑,嘴裏還嘟囔著道德貞潔。
文中牽扯到了很多不為人知,卻又每天都在重複,或者通過進化而質變了的經過。
也許很多人耐著性子看完後撲哧一笑,隻把這當做是一場鬧劇,另外一部分人還沒看完就已經關掉了瀏覽器,但是我想說的是,請你們能靜靜的看到最後。
話不多說,他是誰,你們不認識他,他不姓黑,我們卻叫他黑皮。
黑皮的一生過的是比較坎坷的,這點他自己也無可厚非,但是他從未放棄過對未來的希望。縱觀我國的發展,60年代是艱苦樸素的年代,70年代是動蕩變革的年代,80年代是拳頭指揮大腦的年代,90年代是下海拜金的年代,00年後,我隻能苦笑了,這是一個沒有信仰,沒有是非觀念的年代。
經曆了這些,我明白了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性,有他的客觀原因,不僅僅體現在工資和消費上量的變化,而是人們內心的質變。
本文一共分為幾個章節來敘述,童年的經曆,初戀的羞澀,初入社會的恐懼,混社會的血腥,落泊的辛酸,以及等等,文章很黃很暴力很血腥很赤裸裸。
序章
黑皮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家庭,出生那天沒有祥雲的飄過,更沒有天空出現“帥”字,很普通的一個夏日,照著路麵花花的白。?那年的夏天路上的行人都忙於奔走,太陽毒的可以曬死螞蟻,醫院沒有空調,隻有呼哧呼哧吊在天花板上的電扇,母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難產生下了他。
楊姨說,那時難產,醫院讓他爹決定留大人留孩子,黑皮他爹蹲在地上抓著頭發躊躇不覺的時候,他媽咬著牙堅決的吐出了三個字,“留孩子”。
最後幸運的是孩子和大人都保住了,母親年紀大後撈下了一身的病,我想這就是根本的原因。
黑皮回憶起他的小時候,總是咧著牙傻笑,隻說他喜歡偷偷的蹲在桌子下麵吃石子,我就驚訝了,石子能吃嗎?我小時候則喜歡坐在痰盂上麵看《恐龍特急克塞號》。
黑皮很小的時候,母親父親遠去他鄉,為了工作,為了生存。
據說某年午後他媽哄他午睡後,拎著行李便消失了,再見麵一晃就是5年。後來他父母在外地安頓下來,便接他過去。
故事發生在那麼一個不大不小的城鎮裏,有麥地,有小河,有著白楊樹和拖拉機。
黑皮原名孫曉米,因為長的黑,一笑起來白白的牙齒和黝黑的皮膚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所以熟悉他的人都管他叫黑皮。
他母親是個科員,父親是個工人,兩人都家中老大,上山下鄉是一準跑不了,後來在外地相戀結婚了,返城不返程的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他們一沒有貫徹響應“五四精神”,去走工農結合的革命路線,二沒有借著“假離婚”去知青返城,這是導致日子過的緊巴巴的根本原因,不過到也有那麼幾分安樂。
家人沒有反對他們的婚姻,但是也沒有給予太多的支持,據說他們是在鐵皮房子裏結婚的,唯一的家具是個破櫃子,嫁妝是2床棉絮被子。
黑皮的家親戚們一直看不起他們一家,這種狀態一直到後來他們家經濟情況有所好轉才有所改變,當然這是後話。
至於如何看不起,我給大家舉個例子,過年了他父親回家,年三十去吃過飯後去看弄堂裏別人打麻將,到了吃餃子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喊他。再例如黑皮這個家中唯一的孫子,爺爺從未給他買過一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