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幡然醒悟(1 / 3)

卻說那縣官安葬了三太太之後,很是悲痛了一陣子,又過了一些日子,才漸漸好些了。

但是,接著,一個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每天晚上,隻要他一睡著,他就會做惡夢,夢見滾滾的血水在他麵前洶湧,把他淹沒在其中。嚇得他大叫著從夢中醒過來。

這時他才意識到做為父母官,他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因為他的一時糊塗,把全城的風水給壞掉了,他成了魏州的千古罪人,多少年後人們提起他都會罵他的。想到此,他不禁一陣不寒而栗。

如果有什麼補救的辦法就好了。這時他想到了那天在挖井現場大喊大叫的老頭子。當時,聽那老頭的語氣,他一定不是等閑之輩。若能找到那老先生,或許可以想出什麼辦法的。這縣官雖然讀過四書五經,不相信什麼鬼神之類,但對於風水之說還是半信半疑的,或者不如說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於是他就讓管家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老人的下落。那回來的人向他稟報,這老者是本地有名的風水地理師,他精通易學陰陽八卦其門麻義相,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法術。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一代名師,他秉承家學,又四處拜師,對這種學問已融會貫通,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縣官聽後不由高興起來,說:“既然是有這麼一位高明的師傅,我何不親自去向他求教,或許老人會想想辦法,把那壞了的風水補救補救,以挽回我的過失,讓我的良心得到些許的安寧。”

那管家說:“老爺如此心誠,定會感動他的。想那風水師有多大的架子,縣太爺到了還不拿出他的本事來,以獲取老爺的歡心。”

縣官說:“此言差矣。是我們求他,不是他求我們。因本官一時糊塗,才釀成如此大禍。若那風水師不肯成全我,我這輩子就不會有一天好日子過的。你到那裏隻可謹小慎微,不可裝腔作勢。若因語言冒犯,叫那老頭生了氣,壞了我的事,看我回來有你好受的。”說完就叫這管家去準備些拜訪用的禮品,然後就同他一起坐上轎子微服簡從訪那風水師去了。

卻說那風水師正自在家裏讀書研習,以尋求縣城被破的補救之策。忽然聽到家童報道;“外麵有一乘轎子來訪,轎上下來兩個人,看其中的一個不像是一般的老百姓。”

風水師說;“不管他是什麼人,既然來了,沒有不見之理。我玄學是以周濟天下為己任的,他沒有難處不會到我這裏來的。人有厄難,我怎能拒之門外,袖手旁觀呢。先準備好一壺好茶,快快請他進來。”那家童就出去了。

話說那縣官同管家一塊乘上轎子出了縣城,順著一條小道迤邐向鄉下走去。揭開轎簾,但見天高地闊,滿目青翠,間有一弘碧水映著藍天白雲,煞是好看。走了不知有幾裏路,一個小村莊就出現在麵前,看那村子時,但見:

村後有塘,村前有河,河上架一座小小石橋;

村西有林,村東有樹,樹林間隱藏著幾處茅舍;

河水青青,碧波蕩漾,浣紗女笑聲如銀鈴;近有

雞鳴,遠有犬吠,牧牛童橫笛河岸上。空氣清新,

拂麵而過;民風淳樸,撲麵而來。若非知是魏州

地,定疑世外桃源處。

那縣官走一路歎一路,不覺間就到了一處茅舍之前,那管家說就是這家了,老爺。兩人就一同下了轎,看那院落時更是與別處不同:

一座小院用竹籬笆圍成,上麵纏繞著些牽牛藤

花;三間堂屋,黃泥砌就,頂上長著些青青野

草。屋前有竹,風吹竹葉颯颯響;院中有花,

姹紫嫣紅送香來。院角有一群雞閑走,門口有

一隻狗汪汪。

聽到狗叫,一個小童從屋中出來,開開柴門,問客人有什麼事。那縣官說明來意,家童就進去稟報去了,少頃出來說到,家師有請。

二人就跟他進了屋中。入得屋來,小童請二位坐下,倒好了茶。那風水師並沒有同他們打招呼,他仍在一個人看書,大約看了有一碗茶的工夫,才放下書本,麵有愧色地說:“真是不好意思,知道父母官駕到,有失遠迎,失敬失敬。”

那縣官自己先吃了一驚,我來時輕車簡從,就怕別人知道,不曾想,剛到這裏就被他看出了端倪,真乃神人也。

縣官大驚失色說道:“下官早有要拜訪師傅的意思,今日來遲,不好意思。一進門就被師傅看透了肺腑,師傅真是神仙在世了。既然老神仙早已看透了下官的心思,也就不用小官多費口舌,萬望老神仙看在魏州十幾萬蒼生的麵子,救救風水則個。老神仙的功德小官沒世不忘也。一切罪過都在小官一人身上,是小官一時糊塗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