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海州劉子固,十五歲的時候,到蓋州看望自己的舅舅。
在舅舅家,沒什麼事,劉子固就到街上去遊逛,在雜貨行裏看到一個女子,嬌麗無比,心裏十分喜歡,便假裝要買扇子,走過去和女子搭訕:“請問姑娘,這扇子賣多少錢?”女子見有人來買扇子,就叫自己的父親:“阿爹,來看一下這把扇子賣多少錢?”一個男子出來,大概四五十歲的樣子,劉子固哪是要買扇,隻是想借此和那女子搭訕幾句,見她的父親出來了,十分失望,老父問:“客觀要買扇子嗎?”劉子固又不好說不是,便看好一把好的,問道:“這把多少錢?”老父道:“這把很貴的。”劉子固見他這樣說,便故意把價格出得低低的,老父道:“這不行。”劉子固道:“那就不忙買了。”便趁機走開了。
走到遠處,一看那老父又走開了,劉子固便又返回去,女子覺得很奇怪,又準備叫老父,劉子固道:“不用叫,你隻管說個價,我不計較價錢。”女子覺得很奇怪,剛才老父說貴,他便趁機脫身走了,現在又回來,說不論價格高低,他都不計較,看就沒有買的誠心,便故意把價喊得很高。劉子固已走了一回,這會又回來,不買就不好意思了,況且又是那女子在賣,自己也樂意買,便拿出錢,把那把扇子買了下來,無緣無故也不好和女子多交談,拿著扇子便走了。
劉子固拿著扇子回去,拿在手裏就想起了那女子,第二天又跑到雜貨行去,女子見劉子固又來,問道:“公子又來買扇子嗎?”劉子固見女子問自己,十分高興,道:“嗯嗯。”女子又故意把價錢叫得很高,看劉子固還買不買,劉子固本來就不是來買扇子的,和她說了一下,又不買,不好老在那裏,便走開了,走了幾步,女子追上去,道:“回來,剛才我是故意那樣,把價錢叫得很高。”劉子固見女子叫自己回去,更加高興,那女子道:“隻要剛才叫的半價。”劉子固便道:“那我就買一把。”
劉子固覺得女子很誠實,隻要有時間,隻要女子的父親不在,他就跑到女子的店鋪去,因此漸漸地變得熟悉了。女子問道:“公子住在哪裏?”劉子固道:“住在西街舅舅家。”又問道:“請問姑娘芳名?”女子道:“姚氏,小字阿繡。”劉子固走了,阿繡用紙把劉子固買的東西裹好,阿繡的店鋪之中,賣的是小雜貨,如針線、手帕、脂粉等之類的,劉子固在他那裏也買了一張手帕。
過了十多天,仆人見小主人天天往街上跑,還不停地買回來一些東西,便偷偷跟著去,發覺劉子固竟和一個市井女子來往了,回去之後,就私下裏和劉子固的舅舅商量,說想帶劉子固回去了。
劉子固心裏十分不樂意,對阿繡戀戀不舍。回去之後,仍然十分想念,把手帕扇子等東西放在一個小箱子裏鎖好,在沒有人的時候,就關上門,拿出來欣賞,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一看那些東西,就想起阿繡來。
第二年,劉子固有到蓋州去,剛到舅舅家,放下行裝,就跑去看望阿繡。跑到阿繡的住處,看見那裏鎖著門,沒見到阿繡,十分失落,便離開了,心想可能是她家有什麼事外出了,還沒有回來。
第二天,又迫不及待定跑去看,見她家還是關著門,劉子固便問那些鄰居,才知道她家是從廣寧過來的,因為生意不好,沒有多少利息,便暫時回去了。劉子固想,她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啊,失魂落魄,心裏十分不快,在那裏住了幾天,就回家去了。
劉母給他找媒人說親,劉子固總是不願意,劉母感到很奇怪,也很惱火,不知道兒子為什麼不聽自己話,為什麼不想要媳婦。
仆人就把以前的事告訴劉母,劉母才明白是那麼回事,想可不能讓兒子胡來,得防範點兒,便不再讓劉子固到蓋州去。
劉子固整天無精打采,愁苦憂鬱,連吃飯也少了許多,劉母很擔憂,沒有什麼辦法,想不如就順從兒子的意願。
於是,就給劉子固準備行裝,讓仆人帶著他到蓋州去,並且給劉子固的舅舅帶了信去,讓他去給劉子固做媒。
劉子固到了舅舅家,仆人把話向他的舅舅說了,他的舅舅立即便到姚家去拜訪,去給劉子固提親。
他舅舅去了,劉子固正等在家裏,等他的好消息。舅舅沒多久就回來了,劉子固立即問道:“她家可答應了?”舅舅搖搖頭道:“沒有,事情辦不成了,阿繡已在廣寧嫁人了。”劉子固一聽,垂頭喪氣,心灰意冷,真是絕望至極。
見劉子固失魂落魄的樣子,他的舅舅不敢久留他,安慰他一下,便打發他回家去了。
回到家之後,劉子固拿出那裝著扇子的箱子,捶打著,傷心地哭泣,既惱恨又傷心,想今生不能和阿繡在一起,也要找一個長得像他的。
過不久,有個媒人來,誇讚複州有個黃氏女非常美妙。劉子固恐怕不合自己的心意,想自己在家也是鬱悶無事,想何不到複州去走一趟,便問了媒人,那女子的家的住處,道:“無論怎樣,我都要親自去看一番,我自己滿意了,才讓你去給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