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是是世界第三大海,其麵積比渤海、黃海、東海加在一起還要大。100年前,南海屬於中國毫無爭議。18至19世紀,荷蘭、英國、法國、美國和日本,都曾有船多次進入南海活動,這些外國人在他們的筆記和書裏都承認,最早發現、命名、開發和連續管轄南海諸島的都是中國。南沙群島中有鄭和群礁、景宏島、馬歡島,這是以鄭和及其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譯員馬歡的名字命名。南海諸島的李準灘、人駿灘、琛航島、廣金島等稱號,則是清末兩廣總督張人駿派遣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水師乘“琛航”、“廣金”和“伏波”三艦巡視南海留下的。而永興島、中建島、太平島、中業島等島嶼得名的由來,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國民政府接收西沙、南沙島嶼的軍艦為“永興”號、“中建”號、“太平”號、“中業”號。
然而,50年代以來,南海周邊6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和菲律賓,在南海島礁歸屬和海域劃分上和我國發生了分歧,爭端愈演愈烈。
作為世界海運量第二大的海上航道,南海是東盟各國和歐、美、日、俄、澳等主要經濟體的海上航運生命線,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和望加錫海峽這3個海上交通咽喉點都在南海附近,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在巨大利益驅使下,這些南海周邊國家不顧南海主權曆史上一直屬於中國的事實,以占領就是擁有的強盜邏輯侵占南海島礁,在中國傳統海疆內強行開采油氣。據不完全統計,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文萊在南海海域內每年掠奪上億噸油氣。尤其在爭議最激烈的南沙群島,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幾乎都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侵占了。同時,為了對抗我國,南海周邊國家刻意以優厚的合作條件把眾多區外大國拉入南海油氣開采項目,讓它們在南海擁有重大利益,促使區外國家介入南海爭端。現在,美軍已經準備重返南海,日本更是以打擊海盜的名義將海上交通保護線擴大到南海的大部分海域,實現了在南海海域的軍事存在。
唐南海氣憤地關上電腦。電腦上的這些消息讓他產生一種衝動,一種在遼闊海洋中辟波斬浪的衝動!
他恨恨地想,日本占領東南亞前,越南是法國殖民地、馬來西亞是英國殖民地、菲律賓是美國殖民地、印尼是荷屬東印度,這些國家大多是在二戰結束後才陸續獨立的。如果在此之前,我國擁有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這些阿三之流豈能如此欺侮我海上無人?最令人憤慨的是,這些島國,憑借著某些大國的支持,圍堵著我們!
重重島鏈,鎖我神州!
憤慨歸憤慨,生活還要繼續。唐南海走出房間,如往日一樣駕船出海。在船上,他又轉而為自己的生計苦惱了。
他萬萬沒想到海底村莊的東西那麼少,打撈出來的幾件破瓷器還不夠他租借潛水設備的租金。
海底村莊位於海南省海口市東寨港至文昌市鋪前鎮一帶的海灣海底。中國明朝萬曆年間(公元1605年)發生大地震,72個村莊隨著100多平方公裏陸地緩慢下沉,垂直下降入海約3~4米。唐南海老家就在東寨港海邊的漁村裏,每年5-6月份,海水退潮時,他總會駕船遊覽,依稀可見海中村莊廢墟,庭院、碑坊、石橋、古戲台等。滄海桑田,古貌猶存,他每每感慨大自然神秘的變遷。
唐南海退伍後在省城開了個小廠,生產絲襪和塑料袋。開始還盈利不少,可國家限塑令一下,塑料袋根本賣不出去,屋漏偏逢連夜雨,絲襪也積壓在倉庫。滿懷失望之下偶然想起明清瓷器不少都是值錢的,要是從海底村莊裏撈出一堆,弄個幾十萬應該是易如反掌,要是運氣好搞到幾個宋代的,那就發達了。於是決定潛水尋寶。他關停工廠,回來老家租船出海投入這一原本認為錢途遠大的事業中。可不曾想――
讓唐南海頭疼的還有他每天的迷夢。回來五個多月,每次入睡後總會夢遊海蝕遺跡,總記得一組數字。醒來後一說,別人都讓他趕快去“打獎”。可每次都白費功夫,當然也浪費了不少錢。這對於目前經濟緊張的南海同誌可不是開玩笑的。因此當商界的朋友讓他出賣珊瑚時,他的頭更疼了。
珊瑚形象樹枝,顏色鮮豔美麗,可以做裝飾品。古羅馬人認為珊瑚具有防止災禍、給人智慧、止血和驅熱的功能。印度和中國西藏的佛教徒視紅色珊瑚是如來佛的化身,他們把珊瑚作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來做佛珠,或用於裝飾神像,是極受珍視的首飾寶石品種。但造礁石珊瑚是海洋中的瀕危動物,國家嚴格禁止破壞珊瑚礁。
唐南海出來早,來到海底村莊海麵時,天剛好亮起來。他跳入海水中,正要下潛,忽有一陣歌聲傳過來。
“一樹紅花照碧海,一團火焰出水來,珊瑚樹紅春常在,風裏浪裏把花開。哎!雲來遮,霧來蓋,雲裏霧裏放光彩。風吹來,浪打來,風吹浪打花常開。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