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恂又耐心的把書補完,讀雪在旁邊瞧著。讀雪雖然還未長成,卻也是個美人胚子,有紅袖添香,王恂的工作效率比一個人時要高得多了。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接下來的幾日裏,讀雪和聽風不時的找出這類書要王恂補齊。
而令王恂趕到失望的是,這幾日那位大小姐一直都沒有露麵。
但他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他開始了解這幾個人。
讀雪性子活潑,是這裏的熱心大姐,雖然她年紀尚小,今年十五歲,比王恂大一歲。她嘴很能說,像她一直喜歡嘲笑王恂,但一直是抱著一種大姐姐逗弟弟的感覺。聽風性子偏冷,這幾日裏見了王恂也不說話,但要他做的事可沒少半分,搞得王恂覺得自己好像是欠她幾百兩靈玉沒還似的。王恂有時覺得她們兩人的名字是不是取反了。這個院裏還有其他的一些丫鬟,這些丫鬟竟然每一個都是修士。一直有些其他大戶小戶的小姐來這個院子裏玩,一般都是讀雪接待的,那位大小姐沒出現的時候,讀雪可以說是她們的中心人物。
王恂一直和讀雪賣萌撒嬌,所以跟讀雪混得很熟。和讀雪相熟後,王恂也能出去外麵看的,雖然少女們泡溫泉的時候還是不能出去。其他的丫鬟也認識了他,給了他許多方便,那些大戶小戶的小姐則喜歡逗他,王恂年齡尚小,除了看書或者專注做事的時候一直都是彬彬有禮的,簡直是那種完美的弟弟形象。
空餘的最多時間裏,王恂抓緊時間看那些書,這書屋裏許多書都是孤本,王恂以前沒看過,想想也是,劉總管相識的“藏寶齋”的店主都羨慕不已的書屋,能沒有一些好書嗎。更珍貴的是在二樓,王恂看書的時候有時有意無意去瞧天花板,可惜敲了也白瞧,自己現在沒資格上樓上的。
王恂翻得最多的是寫著筆記的書,那些筆記的字跡都是那種優雅清秀的筆跡,而且隻是一個人的,能在這裏的書上留下的筆記的人,一想就知道,隻有那位大小姐才能在書上留下筆記。而看這些筆記,也就能看出這位大小姐是什麼樣的人。
首先,書屋下麵一層中共有書籍兩千五百多部,王恂每一本都瀏覽過去,沒有一本是沒有翻動過的,有些書沒翻過的話紙張會連在一起,而且翻過的書或多或少會留下指印。王恂的視力很好,能看出每本書上或多或少都有指印。也就是說,這位大小姐博覽群書,根據自己的觀察,讀雪和聽風一天下來有時不會翻動一頁書籍,這說明這位大小姐論看書的多寡不會比自己差。
而有的書翻得格外多,書頁會有折舊,折舊的書很多在經書,當然這個經書不是佛教道教的經書,而是儒家的經書。儒道是兩千年前的大聖人孔丘所創,現在很多修士走的就是儒教,儒教多的是白日飛升的案例,也就是一位不曾修行過的大儒一朝開悟,跨入聖境,前幾年齊國就有這樣一位聖人。
儒教在這個修行世界裏,奉行的人最多,鹿鳴書院也是秉承儒教的路子,這位大小姐看來極為推崇儒教,她在經書上記下許多筆記與感悟,有些頗為幼稚,有的卻是極為深刻,另王恂都忍不住拍案叫絕。仔細觀察書的折舊情況和筆記,就能發現這些幼稚的筆跡較老,而一些深刻的筆跡則較新,字跡也好看得多,也就是這些筆記可能是近期做的,順著她的筆記,仿佛能看見她在長大。
其次的是筆記,筆記類的書這位小姐也做了很多筆記。筆記類的書大多是知識的彙總與總結,她的筆記建在作者的高屋上,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再其次的就是傳記了,有的是修行人物的,也有普通人的。在這些書上麵做筆記,這位大小姐筆下可毫不客氣。如果在經書上做的筆記中她是一位好學抱著敬仰的態度的學生,在筆記類的書上她是一位善於思考處處有自己獨特見解的人,在名人傳記上她就不屑於藏起自己的爪牙,處處顯露出咄咄逼人的態勢。
前朝的名相利宏,一位聖境高手,在她筆下批成是隻能在一棟破屋上補上幾個破窗戶,從來沒敢去打破重建。儒家的一位先聖,一直聲譽很好,她筆記批他隻會愛惜羽毛,固步自封,隻敢去落個好名聲。她讚譽的也有幾位,不過不多,一位是屢戰屢敗毫無天賦的先聖,後來他也登堂入聖,其中艱險自不必說,她極為推崇這位先聖的奮鬥。另一位則是王恂也喜歡的人物,五百年前的虛心真人,這是一位不斷求破的先聖,不斷破自己的道法,又敢於吸收其他的道法,去創新的道法,同時代打遍天下無敵手,最後在快要比聖境更進一步的時候隕落了,他現在的評價不怎麼樣,因為在大家眼中他太過瘋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