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一言不發一直站在屋門口看著他們安裝設備。其中有些東西是那個千戶所中匠戶原本就有的東西比如鑄造坊等,隻要有鐵礦石等材料,鑄造一些精鐵出來不是大問題,朱允炆不求其他隻要能夠生產出一批鳥銃來應急。朱允炆前世既是精銳的邊防軍人又是軍官世家出身,從小泡在軍營長大的,什麼先進的輕武器沒見過!對於他來說,鳥銃這種前裝連燧發都不是的火繩槍簡直連玩具都算不上,射程近不說,其他的缺點還一大堆,可是沒辦法,目前隻能從最簡單的開始生產。一些正對著大門口的匠戶和士兵看見朱允炆,立刻就要放下手中的活,行禮參拜。朱允炆搖頭相阻,然後轉過頭又輕輕地離開了這棟屋子。當他離開這兒大約三米以後他低聲對著身邊的陸長安吩咐道:“派人將這兒給我圍起來,以後這裏麵的匠戶進來上工與離開的時候都給我搜身,凡是發現想要攜帶圖紙或者相關零件離開的人一律就地處斬;任何人不得隨意交談與自己工作相關的內容,違者一律處斬。負責監督的人必須互不相識而且要定期交換,他們不得與工匠交談,除非是接到命令,傳達必要的任務內容,否則隨意交談者一律杖斃。”朱允炆的聲音清冷,他的年齡講出的話說不上有多雄渾厚重,甚至有很重的童音。但是他周圍的那些錦衣親軍卻不敢將他的話當成是童言。剛才朱允炆親自操刀險些將一個人活生生砍死的畫麵還縈繞在他們的腦海中,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竟然能麵不改色的將一個人活生生地砍的鮮血淋漓,甚至還能保持平靜的歸刀入鞘,恐怕是一直被漢人稱為夷狄的蒙古韃子也很難在同樣的年齡做到這樣的事。“長安,你將我剛才說的那幾條在具體一下,添上幾條湊夠二十條,拿來給我看一下,如果沒什麼問題就直接頒布,從今以後,這就作為這個生產工廠的基本廠規,記住,對於違反者的處罰要從嚴製定,優秀的工作人員的獎賞也要加大。”朱允炆向身邊的陸長安低聲吩咐道。“遵命,長官。”陸長安下意識的立正敬了一個禮,這讓朱允炆很滿意。“但是,長官,其它的幾條廠規要按什麼方向製定呢?屬下對此不熟悉,還希望長官能夠多點指示。”陸長安恭敬地向著朱允炆問道。“主要還是以日常工作中的穿著及工作中的一些獎懲,如果能夠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提早完成工作的可以按他提早的時間在他的原有工資上增加一些,甚至可以翻倍。如果在工作中對生產工藝或者是技術有什麼創造的,改良的,一律重獎。”朱允文輕輕的吩咐了幾句。“遵命,殿下,標下這就去辦。”陸長安敬禮應諾。陸長安帶著幾個人去找紙筆開始完善著朱允炆的命令,朱允炆雖然和他們相處時間不長但是他們已經開始了解這位長官的一些性格了,比如說令出如山,言出必行,冷血無情,翻臉比翻書還快,下達的命令手下必須無條件服從,絕對不能談條件,重罰重賞等等。朱允炆吩咐完陸長安又帶著人繼續向前,很快他們一行人來到了專門負責製衣刺繡的地方,一個主管模樣的中年婦人正在那指揮者一些士兵安裝那些生產的工具。朱允炆緩步走過去,那個婦女看見朱允炆一行人趕緊快步走上前,跪倒在地:“奴婢參見長孫殿下。”“免禮。”朱允炆淡淡的吐出了兩個字。“孤讓你做的東西做得如何了。”朱允炆清冷的聲音聽在那個女人的耳中就像一道催命符,朱允炆下命令時那種漠視生命的態度,至今讓她想起來都感覺毛骨悚然。“殿下,奴婢已經在帶人日夜趕工了,隻是這一遷移怕是要耽擱上幾天了,請殿下再給奴婢點時間。”那個婦人聽了朱允炆的問話又跪倒在了地上哀求。朱允炆掃了一眼跪在地上哀求地婦人,語氣平淡的說道:“準許推遲七天完成,但是如果推遲七天還不能完成,那我就不用再說了吧。”“是,是,如果在原時間上推遲七天還不能完成,奴婢寧願提頭來見。”那個婦人跪下惶恐的接話道。“好,到時候孤會再來。我們走。”說完朱允炆連看也不看跪在地下的婦人就帶著一幫錦衣親軍快步離去。朱允炆剛一走,那個女子就癱倒在地上。等朱允炆一行人了走遠了,一幫子原本站在遠處的婦人才恍惚從夢中驚醒過來相互簇擁著來扶起跪倒在地上的那個婦人。一個十二三歲明眸皓齒仿佛從畫裏走出的少女也從人群中上前搶先扶起地上的那個婦人。“香姨,剛才那個小子是誰啊,怎麼那麼盛氣淩人啊!”少女的聲音的很好聽,宛如林中的百靈鳥在低吟。那個癱倒在地上的婦人聽到了少女的話竟然以超越常人的速度起身然後一把捂住了少女如櫻桃一般的小嘴,低聲訓斥道:“小丫頭,你不要命了。皇長孫殿下豈是你能夠在背後議論的,要是被別人聽見了,往上一報,你想害死我們大家夥啊!”“這個家夥就是皇長孫朱允炆嗎?怎麼和曆史書上寫的不一樣啊!”小丫頭在人群中喃喃自語了一句。朱允炆此時很顯然沒有料到這個自己連正眼都沒有瞧一眼的少女會給自己以後產生多大的影響。朱允炆帶著人將所有的作坊都走了一遍,搖了搖頭:“速度還是太慢了,讓他們盡量快的安裝好機器,我要求三天之內投產。”“是,長官。”朱允炆身邊的幾個錦衣親軍集體舉手敬禮朗聲回答。馬三寶看見朱允炆趕忙上前敬了個禮,然後舉手行禮道:“長官,您要我問的事我已經問好了,各匠戶沒有提出什麼自己私人的條件,他們所提出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工作,我相信他們一定會為長官竭力效忠的。”“好,三寶啊,跟我一起去轉轉吧!”朱允炆說著走進了千戶所中最豪華的建築中,這是千戶平時起居生活的地方,但是現在這裏成為了武器生產部門的辦公室了。走進去幾個身穿布衣的匠戶正在對著鋪在桌子上的圖紙進行仔細的推敲,最後他們發現的確如他們的首領所說的這是一把完美的火器的圖紙,如果圖紙上的火器製造出來足以改變大明這個龐大王朝的火器使用曆史。作為這種火器的首批製造者他們也將隨著這種火器的普及、重用而名垂青史。作為一群身份低賤的匠戶恐怕沒有什麼會比這個更加有吸引力了。其中一個年紀看上去一大把的老匠戶拿起桌邊的茶喝了一口說道:“此火銃製造工藝太過繁瑣,恐怕生產不易啊!”“劉老難道您也沒有把握?”這個老者身邊一個中年漢子接口道。“謝老弟,你太高看老朽了,這支火銃製造的要求太高了,單說這銃管的製造過程就較之我們先前所鑄造的火銃繁瑣上數倍。銃管如此長依老朽看隻能分段鑄造,可這分段鑄造出來以後如何連接,如何將銃內部刮光刮淨也是個問題,哎,殿下雖未說何時完成樣槍但是殿下對吾等如此恩厚,吾等又豈能不以死相報。”“劉老說的對啊!吾等本是低賤匠戶,難得殿下看重,吾等就是舍了這條賤命也得幫殿下完成這隻火銃的生產。”“幾位不必如此,在我看來你們的生命不比任何人低廉,再說了這火槍的生產也沒有那麼難。”朱允炆從門口一邊走進來,一邊說道。“諸位請看這張圖,不知你們是否能夠生產出這張圖。”朱允炆一邊勸慰著那些匠戶一邊從衣袖口內掏出了一張圖紙打開鋪在了桌子上。“來諸位看看這張圖紙”朱允炆招呼匠戶們上前。幾個匠戶上前極為仔細地看了這張圖,朱允炆看見他們圍上來自己向後退了幾步把位置讓給他們。幾個匠戶圍著這張圖紙看了很久又互相交流了一會兒:“殿下這張圖紙中的器物莫非是用來鑽銃管的?”“不錯,此物以水力驅動用來鑽膛槍管,各位請看,此物一旦能夠投入生產我想這個槍管的生產速度定能大大提高。”“殿下高才,草民佩服。”幾個匠戶恭敬地低頭抱拳一個深揖。“諸位客氣了,我隻能畫出圖紙,最後把圖紙變成實物還是要靠諸位匠師啊。”朱允炆謙虛的話語讓那些常年被人瞧不起的匠戶深感知遇之恩更是暗暗發誓一定要報長孫殿下的大恩。朱允炆當然也不會想到就因為自己這麼幾句話為自己得到了一群對自己忠心耿耿又擁有豐富經驗的匠師的忠心,他們為他的心目中的那個宏偉藍圖搭建了最堅實的基礎。“殿下,您給我們看的那些火銃圖紙草民發現其中銃管口徑很薄,這就對製銃管的材料有著嚴格的要求。”一個站在一邊並不起眼的青年突然開口問道。“嗯?你說的對,是我疏忽了。因為我對火銃的重量和口徑有著要求,所以我希望各位能夠以精鐵作為銃管的材料。”朱允炆把話一說完,那個青年就立刻接口道:“那就需要以精鋼作為工具來加工銃管了,否則其他材料肯定是達不了那種硬度的。”朱允炆想了一下然後仿佛下定了決心一般說道:”各位匠師這件事我就拜托給各位了,隻要你們能夠大規模加工出我需要的銃管不管你們需要什麼,我都將無條件的提供給你們,以後你們需要什麼直接來找我或者是我身邊的那兩個近侍,我一定會提供給你們。拜托了!”說完,朱允炆竟然躬身一個深揖到底。那些匠戶們紛紛跪下,連連口稱不敢。隨後他們就開始了對圖紙的仔細研究,期間還不斷的討論兩聲,朱允炆看著這些陷入熱烈討論的匠戶嘴角閃過一絲微笑然後馬上又變得嚴肅起來。“我們走。”朱允炆淡淡的吩咐道。當朱允炆一行騎著馬慢悠悠的回到訓練基地時朱允炆一行吃驚的發現那些在他們看起來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竟然還在互相攙扶著艱難的前行。陳輝看見朱允炆趕緊一陣小跑上前,在朱允炆馬前停下,立正然後敬了一個標準的舉手禮。朱允炆在馬上將右手的馬鞭抬到右額角算是回禮。“這是怎麼回事?”朱允炆淡淡的問道。“標下無能,這些監生實在是硬氣,這麼久了愣是沒一個掉隊,他們互相攙扶著,寧肯讓人拖著也不肯停下。標下想為他們求個情,要不就這麼算了吧,我想他們下次再也不敢犯長官的規矩了。”陳輝開口讓後麵的幾個錦衣親軍大吃一驚,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自己的這位千戶大人是吃錯了什麼藥了怎麼會為這些平素一直與咱錦衣親軍互相瞧不起的腐儒求情。“原因是什麼?”朱允炆還是依然平淡。“標下覺得這些監生算得上稱一聲漢子,所以還請長官寬恕他們吧!”陳輝一直低著頭,因為他沒有把握朱允炆會答應,他不願意看朱允炆冷酷拒絕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