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幾天後,嶽飛將虎賁軍的主要軍事主官的名單報備到張澤眾處,張澤眾看了一眼後直接批準。
分別是虎賁軍軍長嶽飛,副軍長張憲,下屬一師師長牛皋,副師長劉衍,下屬二師師長吉青,副師長霍銳,下屬三師師長傅慶,副師長董先,軍直屬隊營長施全。
下屬團級主官此處不一一所表。
軍隊主官定下來後,接下來就是轟轟烈烈的選兵,此前太行山帶下來的上萬兄弟及各人之前所屬的兵馬共計一萬人已經定下來,而剩下的一萬餘人便在其他軍隊中選出。
劉世光、韓世忠、張俊等給了嶽飛等人很大的支持,隻要嶽飛看上的兵絕無二話立馬給人。但是苗傅、劉正彥這些人卻一反常態,也大力邀請嶽飛等人到自己的部隊中選兵,還美其名曰,“我的兵能被嶽軍長看上,那是我等的榮幸。”
是以,全軍二萬三千六百七十人全部到齊,屯兵在開封城外西北大營,一方麵訓練,一方麵護衛都城。
嶽飛選兵與眾不同,事前選人非常嚴格,而一旦選定之後,便不再退回。
身在皇宮的張澤眾一直關注著嶽飛練軍的進展,這幾日老聽到各位大臣、將領們,還有一些身邊的近侍,對嶽飛的奇怪練兵之法嘀嘀咕咕,原來嶽飛全軍這幾日一直在進行長跑,全軍以團為單位圍繞著西北大營跑大圈。
消息傳出,全朝野震驚,本來朝野上下盯著虎賁軍,大家夥心裏都好奇,嶽飛怎麼能在三個月內訓練出鐵血之師。
現在看到全軍幾萬人就是圍繞著軍營練腿,各種風言風語便都冒了出來,什麼“嶽飛這小子本來毛都沒長齊,哪會什麼練兵之法”,“原來嶽飛練得是逃跑啊,還叫虎賁軍啊,直接叫逃跑軍得了”,“要是怎麼練兵,我也會練啊,幹脆嶽飛下台,我去練好了”等等。
雖說外麵的議論滿天飛,但奇怪的是宮中的皇上卻一直保持沉默。好幾次上朝時,有些大臣們對此也向張澤眾上過奏折,要“皇上換掉嶽飛”、“督促嶽飛改方法”雲雲,但都被張澤眾攔下,不置可否。
經過幾次後,見皇上如此包庇嶽飛,都不了了之,雖不再提,但看大家夥的眼色,估計心裏都在想“到時候練不出軍,看皇上怎麼辦,是不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等著看皇上的笑話。
其實,張澤眾心裏心裏很了解,嶽飛此人確是有些本領的,不然也不會再在史書上留下大名。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張澤眾的準則,更何況張澤眾跨越了上千年,嶽飛的練兵方法,不就是現在軍隊中常用的負重越野訓練嘛,嶽飛在上千年就知道這種方法呢,不虧是大軍事家,因此對於臣子們的想法,張澤眾保持沉默,選擇繼續相信嶽飛。
其實,張澤眾不知道的是,早在春秋時,就有這種練兵之法呢。
早在《孫子》中就有:“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攻其所不戒。”因此,在春秋時期,兵家已重視士兵的長跑訓練。
在吳楚交戰時,吳王闔閭在軍隊中選擇了500名大力士、3000名善於快跑的戰士作為前鋒,以“卷甲而趨,月夜不處,倍道而行”的快速行軍,使楚國出乎意料,來不及準備,因此五戰五勝,輕而易舉地攻占了楚國的首都郢城。
其重要原因就是吳王闔閭素來就很重視軍隊的長跑訓練:“吳闔閭教七年,奉甲執兵奔三百裏而舍焉。”這種披甲胄、執兵器的武裝長跑的訓練,一幹就是七年。這種比馬拉鬆賽跑距離還要長的長跑,比“馬拉鬆”的傳說(公元前490年)還早20多年。
“軍長,這麼練下去何時是個頭啊,現在你不知道,大家夥都在笑話我們是在練逃跑軍。”一師長牛皋忍不住了,直接跑到軍長大營,向嶽飛抱怨起來了。
在軍營中,都以職務相稱,所以牛皋和嶽飛私下交情很好,但也都以軍長相稱。
對牛皋的發問,嶽飛心裏也都了解近幾日來大家夥的擔憂,但是憑著對他本人的敬重,都無條件執行嶽飛的軍令,哪怕後來讓每人穿上甲胄、帶上重兵器長跑,都無條件執行下去了。
“牛皋,你看,現在大家夥身體的靈活度較之前比,是否有很大進步?”
仔細想了想,牛皋點頭道,“嗯,是啊,我老牛現在走起路來比以前輕快很多,舞起一石的雙鐧來,比以前輕鬆很多了。”,牛皋,一拍腦袋,“哦,我明白了,原來軍長在強化大家夥的身體素質啊,但是這個時間也太長了,基本上每天都在跑,啥陣法都沒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