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貝克人的入侵造成了65億地球人的死亡。幸存下來的人類成立地球聯邦,實現了全球的政治統一。新成立的聯邦政府接受了索貝克人的很多觀念,確定了多項確保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包括嚴格控製地球的人口總量,嚴格限製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生物物種多樣性,保護人類基因安全,大力提高全人類的整體教育水平,限製宗教活動,……,等等。
由於采取了尊重自然規律,尊重地球環境的生存策略,人類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裏就完全修複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和平、繁榮、和諧的狀態。
但是,宗教等意識形態的幽靈始終困擾著人類社會。當與索貝克人的那場慘烈戰爭漸行漸遠,戰後的反思也漸漸被世人遺忘,盲目樂觀的情緒再一次主導了人類社會。
新紀元378年,人類社會因為宗教等意識形態的不同分裂為幾個大的國家,地球聯盟土崩瓦解。隨之而來的是人口總量的失控和不可再生資源的濫用,地球環境的迅速惡化。
新紀元412年,為了爭奪最後的礦物資源,人類社會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由於戰爭的決策者是如此的孤注一擲,如此不計後果,戰爭很快演變成為熱核戰,地球的大氣和生物圈遭到無法修複的破壞,地表的生物完全滅絕。
新紀元415年,最後13個地球人在位於南極的地下掩體中絕望地自殺,人類滅亡。
索貝克人簡介
索貝克人居住在距離太陽係73.8光年的阿圖姆星係。該星係由一顆恒星——阿圖姆,17顆行星,351個衛星組成。阿圖姆的質量比太陽的大很多,所以燃燒得更快,其壽命隻有太陽的十分之一,約10億年。
索貝克人原來居住在阿圖姆星係的第11個行星——蓋布。175萬年前,因為阿圖姆進入紅巨星狀態,蓋布的溫度逐步上升,索貝克人隻好遷徙到阿圖姆星係的第16個行星——伊西斯。
索貝克人由類似於爬行動物的物種進化而來,形體類似人類,成年後身高介於200~250厘米。早期索貝克人的自然壽命約40地球年,經過長期基因改良,逐步增長到60年。索貝克人的腦容量相較人類要小,壽命也較短,所以其文明的發展速度比人類社會慢得多。索貝克人體表光滑,有大而堅硬的鱗片,頭有像蜥蜴,眼睛像變色龍那樣長在可以大幅度自由轉動的眼窩裏,下巴明顯隆出,頸部長著像傘蜥蜴的那種傘狀薄膜,受到驚嚇或發怒時能張開。索貝克人為卵生,體外授精。
索貝克人的政治統一,社會安定,實行市場和計劃相結合的經濟。他們的整體受教育水平很高,生活富裕,文化發達,但聯盟政府對社會的監管很嚴,法律也較為嚴苛。為了保證種族的長期繁榮,索貝克人嚴格把人口限製在5000萬之內,使用的能源、物資全部可再生,不可再生資源僅被用於科學研究領域。
阿圖姆於地球紀年公元980年11月15日爆發為一顆超新星。公元1054年7月4日(北宋至和元年五月己醜),中國北宋朝廷的司天監官員楊惟德觀測到阿圖姆的爆發,此事被記載於《宋會要輯稿》。21個月後,即公元1056年4月5日(北宋嘉祐元年三月辛未),阿圖姆從地球的夜空中消失。
公元1731年,英國醫生、天文愛好者拜維斯在金牛座附近發現蟹狀星雲(注:蟹狀星雲實際距地球約6,500光年),那正是阿圖姆的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