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果斷選擇(1 / 1)

做事堅決果斷,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重要因素。遇事猶豫不決的人,選擇事物時往往會不知所措,進而失去良機,或是有所損失;堅決果斷的人,選擇事物時往往很有魄力,進而擁有更多的良機,收獲更多。

有一個六歲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麵玩耍時,發現了一個鳥巢被風從樹上吹掉在地,從裏麵滾出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決定把它帶回家喂養。

當他托著鳥巢走到家門口的時候,他突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裏養小動物。於是,他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在門口,急忙走進屋去請求媽媽。在他的哀求下媽媽終於破例答應了。

小男孩興奮地跑到門口,不料小麻雀已經不見了,他看見一隻黑貓正在意猶未盡舔著嘴巴。小男孩為此傷心了很久。但從此他也記住了一個教訓:隻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決不可優柔寡斷。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堅決果斷地去做選擇。

某一知名跨國公司正在招聘計算機網絡員,錄用後薪水很豐厚,而且這家公司很有發展潛力,近些年新推出的產品在市場上十分走俏。

孩子聽說後很想去應聘。可職校培訓已接近尾聲了,如果真的給聘用了,一年的培訓就算夭折了,連張結業證書都拿不到。孩子猶豫了。父親笑了笑,說要和孩子做個遊戲。他把剛買的兩個大西瓜放在孩子麵前。讓他先抱起一個,然後要他再抱起另一個。孩子瞪圓了眼,一籌莫展。抱一個已經夠沉的了,兩個是無法抱住的。“那你怎麼把第二個抱住呢?”父親追問。孩子愣神了,還是想不出招來。父親歎了口氣:“哎,你不能把手上的那個放下來嗎?”孩子似乎緩過神來,是呀,放下一個,不就能抱上另一個了嗎?孩子這麼做了。父親於是提醒:這兩個總得放棄一個,才能獲得另一個,就看你自己怎麼選擇了。孩子頓悟,最終選擇了應聘,放棄了培訓。後來,孩子如願以償,成了那家跨國公司的職員。

當一個孩子麵臨選擇時,在選擇的利弊麵前總會猶豫不決,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堅決果斷。

據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個人做事不果斷性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時期,很可能是父母影響的結果。比如媽媽為買鞋可以跑上老半天,東挑西揀,拿不定主意,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換句話說,媽媽本身就是一個缺乏決斷、優柔寡斷的人,孩子與媽媽的關係緊密,慢慢地受到了媽媽的影響,才導致孩子也變得優柔寡斷。

另一種可能是優柔寡斷反映了孩子在選擇行動時內心的焦慮不安,有完美主義傾向。比如,孩子買零食的過程似乎就是如此。吃的欲望被完美的欲望幹擾甚至壓抑,所以,左挑右揀,實在沒辦法下手。這樣的孩子通常會有一個對孩子要求刻板完美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取得的成績或表現出的優點會視而不見,或者好了就要求更好,永無止境,過於注重細枝末節。

根據以上分析,要培養孩子做事堅決果斷的性格,建議家長注意以下幾點:

(1)父母做事要堅決果斷

父母在孩子麵前必須果斷,用自己的果斷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提出來的要求,該滿足的滿足,不該滿足的要態度堅決地拒絕,並向孩子講明原因。

(2)要給孩子一個心理準備期

當孩子有不完美的表現或失誤時,家長不要老去批評指責孩子,強迫孩子改正,要有花較長時間來幫助孩子改善的心理準備。實際上,猶豫的背後也可能有仔細耐心的好品質,隻要不走極端即可。

(3)家長要采用溫和的方式教育孩子

家長要思考如何改善教育行為與教育方式,對孩子的缺點與錯誤要包容,在幫助孩子克服這些缺點與不足時也要多采用溫和的方式進行。

(4)從生活細節入手訓練孩子

通過行為訓練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決斷意識與行動力,比如大人買東西時讓孩子參與進來,日常東西,根據感覺直接買來就行;一般的物件先簡單討論一下要買什麼,什麼價位,大體樣式,目標明確後,再帶著孩子去。大人在選擇時盡可能快速決斷。

成功的人總有一些超過常人的品質,果斷便是其中一種。多思多慮有時候確實是必要的。把事情想得周到一些,勝算總會大一些。可是,絕不可以錯過時機。也許我們心裏可以優柔,但是行動絕對要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