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神界·天之座
巨塔拔地而起,頂上托舉著一顆綻放出幽藍色光芒的球體,將整個冥神界都渲染上了一層奇詭的色調。
光球內部不時穿出一聲轟隆乍響,將內部的超高能物質以極速拋出,又用足以撕裂天地的引力將其扯回,讓其在半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拋物線。
而伴隨著每一次的內部的轟鳴,光球都會短暫地陷入黯淡無光中,如呼吸般漸明漸暗。
一個渺小的黑影站在這仿佛伸手就能觸及星辰的通天之塔上,靜靜地注視這明滅不定的球體。
在這顆足有一個城市大小的光球麵前,黑影實在是微不足道,可那強烈的存在感又絕對無法忽視。
巨大的幽藍色光球飛速旋轉著,高達每秒數百上千圈的轉速,讓凡靈的肉眼完全觀測不出來,隻能看到些許斑點或亮點在旋轉中拉出道道條紋。
而光球的兩端則激發出纖細卻耀目的藍白色光輝,一頭直貫天際,一頭銜接著天之座。
忽然,黑影收回了前伸的手,光球在似若悲鳴的扭曲聲中快速停滯,直至光芒徹底黯淡。
黑影凝視了光球殘骸良久後,歎了口氣,感慨了一聲人力有時窮。
即便天才如他,也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需要一個高級文明數百上千年積累才能實現的偉業。
尼古拉·卡爾達舍夫將文明劃分為了若幹等級,其中第一級文明可以主宰自身行星及周圍衛星的能源,二級文明能掌控自身恒星係的能源,三級文明能掌控銀河係級別星係團的能源。
可在他看來,這種劃分並不準確,或者說,不夠精確。
卡爾達舍夫的文明等級劃分太過局限於能源的‘量’,而非能源的‘質’,事實上,二者天差地別。
所以他將文明等級按照利用能源的‘質’進行了劃分,一階文明即為利用機械能、動能等宏觀物質能量,二階文明則為利用內能、化學能等微觀物質能量。
三階文明則是小規模利用包括裂變、聚變在內的核子能,四階文明是直接完全利用恒星能量,不需要依靠行星來進行間接轉換。
五階文明是利用零點真空量子能,這一宇宙間無窮無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六階文明是利用恒星之上的中子星等天體的能量。
七階文明是利用宇宙的終極武器——伽馬射線暴的能量。
八階文明是利用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等涉及多元宇宙的能量。
九階文明,是利用黑洞的能量。
在這一劃分中,完美詮釋了文明的‘質’才是限製文明上限的唯一因素,隻要達成了質變,僅需要一點小小的時間,就足以產生席卷文明的巨浪。
毫無疑問,魔法位麵擁有著無窮無盡的能源,這一文明等級,正對應著可以利用零點真空能這一無盡能源,從此解放能源限製,不受能源枯竭製約的五階文明!
這代表魔法文明的潛質非常之高!
地球科技文明還有時限的限製,若不能在太陽係毀滅前走出太陽係,或是不能在地球能源枯竭前找到新的能源,那麼毀滅,就是地球文明的最終歸宿。
但魔法位麵則不虞此患,魔法位麵有充裕的時間來進步,畢竟,魔力是無窮無盡的。
這就是他重新劃分文明等階的意義,即便假設科技位麵現在的水平遠超魔法位麵,在時間的作用下,魔法文明也必然會完成反超。
五階文明解放了能源的輸入問題,之後的文明想要提升,所要解放的就是文明的輸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