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超個體(1 / 2)

“不知你們是否聽說過…超個體”

沈天澤摸了摸下巴,觀察著眾人的反應,其中唯有阿納斯塔西婭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其餘人,包括她的妹妹,都是一臉茫然地看著他。

其實他也不意外這一點。

為了配合自身的能力,絕大部分能力者的注意力,都會放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些實用性更高的學科上麵,想要憑知識解析自己能力的本質並重新運用,從而引發質變——控製鐵器,能與控製磁場相提並論嗎?

前者好比隻是用石子去砸人,最多也隻是懂得將石子磨的更尖銳,去進行切割,而後者則是將石頭拆分解構,製造成殺傷力更大、泛用性更廣的工具。

所以這個時代,其他學科的沒落是理所當然,萬般皆下品,唯有數理高。

“你指的…是否是社會學裏的那個超個體?”

阿納斯塔西婭試探性的問道,畢竟她雖然中文很好,但也不至於用中文去讀那些文獻,所以自然對於那個詞的中文翻譯還不是很清楚,隻是二者讓她聯想到了一起。

“當然”

沈天澤點了點頭,阿納斯塔西婭則是低著頭,思索起了少年提起這個的用意,她可不是那種被動等待戰利品的人,即便得到了結果,她也會去反推每一步是如何思考並連接在一起的,試圖將其重現。

這一點也讓她擁有了相當敏銳的洞察力,在別人尚在熟悉新知識的時候,她就已經可以舉一反三了。

“超個體即為某一複雜群體、種群集合在一起,從而表現出個體的行為特征,說起來很難理解,我還是舉個例子吧,其中…蟻群,就是最典型的超個體。”

螞蟻們有各種等級,分工,不同的螞蟻負責不同的職能。

將其分開,螞蟻的個體無法獨立存活,但將其統合在一起形成蟻群,此時,它們就可以看作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能捕獵,能防禦,能繁衍,擁有了完整個體的行為能力。

“事實上,人類亦是一種超個體,人體內各種不同的高度分化的細胞集群,就好比是不同等級的螞蟻。”

他記得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的某位教授,曾經有這麼一個觀點:

“人類並非單一生命體,而是某種形式的超個體。在人類的身體內,大量人類或非人類的個體正在相互鬥爭,以爭奪對人類身體的控製權”

盡管聽上去有些令人毛骨悚然,難以接受,但事實就是如此。

科學界很早之前便已經意識到,人們的身體實際上是一個由許多不同生物組成的複雜組合體。

人類的腸道細菌會產生特殊的神經傳遞素,它們可以改變人的情緒狀態,一些科學研究甚至表明,人體內的微生物,會對人的食欲造成影響,從而確保人會去攝入它們喜愛的食物。

“這裏也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一種名為‘剛地弓形蟲’的寄生蟲,這種寄生蟲會感染老鼠的腦部,使老鼠失去對貓的恐懼,甚至主動接近貓,去主動‘作死’”

而這正是剛地弓形蟲所期望看到的,因為它們需要到達貓的體內,才能完成生命周期的下一個階段。

“這種寄生蟲同樣會感染人的腦部,並產生與被感染的老鼠類似的行為,剛地弓形蟲會影響宿主的大腦,讓宿主傾向於將自身置於一些危險的境地。”

“事實上,這些例子有許多,例如某些真菌、寄生蟲也有類似的作用,巴西的‘僵屍真菌’會操控螞蟻的行為,鐵線蟲會操控螳螂的行為”

這些生物在互相影響後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個體,而這同樣也能看做是超個體。

人,或者說生物的自我意識,會受到方方麵麵的影響,‘自我’絕非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純粹。

少年停頓了一會,給幾人一個消化的時間,然後才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所以現在,你們想到了什麼?”

“你認為母體是蟻後那樣的存在?”

阿納斯塔西婭恍然大悟,若感染者是以蟻群的模式在行動,似乎也說得通,可她還是覺得有些不妥,似乎,感染者,或者母體表現出的行為特征,要更高級一些。

“這反倒是最好的情況,我擔心的是,或許這母體……是一種聚合意識”

蟻群的智慧是以整體形式呈現的,分工合作,可在個體層麵上,單個螞蟻隻是一個接收信息並做出反饋的簡單工具,隻會執行命令,並不會進行‘思考’。

螞蟻的智力接近為零,可蟻群就不是如此了,蟻群甚至可以搭吊橋越過縫隙,可以在危難時刻犧牲部分個體,抱團穿越火海或是橫渡洪水!

這顯然可以評價為相當‘聰明’的做法,完全不啻於黑猩猩乃至烏鴉學會使用工具。

這恰似是人的肢體或細胞。

人整體是呈現出高度智慧的,可人的單個細胞,是不具有思考能力的。

而這正是超個體生物的魅力所在,通過集群獲得高度的協調性,進而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從而展現出遠超個體上限的能力。

螞蟻是‘愚鈍’的,可蟻群是‘聰明’的,細胞是‘愚鈍’的,可人是‘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