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曙光紀(2 / 3)

“新人類的大腦可以憑借卡西米爾效應,提取真空裏漲落的量子能,也即是零點真空能,以此來開發大腦,釋放能量,影響自然現象”

少女明媚的大眼睛充滿了疑惑,直勾勾地看著講台上的老師,無視了身邊傳來的噓聲。

“嗯,這個嘛,這隻是科學的具體表述”

中年人略一沉思,就笑著開口,儒雅的氣質加上磁性的聲音,確實很容易讓人親近,心生好感,尤其是對與這幫正是春心萌動年紀的花樣少女來說。

至少已經有不少女生,瞥向少女的視線,都帶上了些許不滿與譏諷,想必不是嘲笑她這麼做是嘩眾取寵,就是認為她這麼做是質疑新老師,很沒有禮貌。

“那我且問你,這改變是如何發生的呢?科學又該如何解釋這樣的改變呢?”

他看著支支吾吾,答不上來的女孩,保持著不曾更改的笑容,虛按手掌,示意女孩坐下,

“這位同學的問題很好,我們不能否認科學的存在,但我們也要承認,科學,是有極限的”

“不然為什麼,那麼多偉人會在研究末期,不約而同地走向神學,認為‘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呢?”

“你們知道的還少,才會覺得科學是這個世界的真理,所以我們才要學習,唯有學習新的知識,才會讓我們不被愚昧蒙蔽”

真是無聊透頂。

少年心中隻剩下了這一個評價,他不關心對方究竟帶著何種目的而來,文化入侵也好,扭曲思想也罷,都不是他該關注的東西。

他從中年人身上收回了視線,繼續看向那窗外那棵高愈數十米,極其罕見的參天大樹。

這棵巨樹反倒讓他的目光凝重了許多。

春江水暖…鴨先知,很多時候,對自然中某些時序變化、災難預兆最敏感的,往往是那些人類不怎麼關注的生物。

想到這裏,他在一張白紙快速上寫下了‘石炭紀’三個大字,然後又思索了一會兒,低頭寫下了‘巨蟲時代’幾個字,將這張白紙的空隙徹底寫滿。

白紙正反兩麵的墨跡相互重疊,讓本就不怎麼好看的潦草字跡更難辨認。

在完成最後的工作後,少年長舒了一口氣,原本被陰霾籠罩的內心,也不免有了種撥雲見日的輕鬆感,哪怕情況依舊很嚴峻,但至少他已經理清了頭緒,不再是如之前般惶惶不可終日,連未來都看不清。

他翻過白紙,看向最初落筆的地方,雖然墨跡暈染開讓字跡難以辨認,但還是依稀可見‘宇宙文明’幾個字。

尼古拉·卡爾達舍夫將文明劃分為了若幹等級,其中第一級文明定義為可以主宰自身行星及周圍衛星的能源,二級文明能掌控自身恒星係的能源,三級文明能掌控銀河係,也就是星係團級別的能源。

可在他看來,這種劃分並不準確,或者說,不夠精確,過於粗淺。

卡爾達舍夫的文明等級劃分太過局限於能源的‘量’,而非能源的‘質’,事實上,二者天差地別。

即便量與質存在一定的關聯關係,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一者的進步離不開另一者,可在他看來,文明應該更依賴於‘質’,以質的提升為主。

換句話說也就是,‘質’,對於文明的約束要更強一些。

就像決定人類命運的,是人類能否在太陽毀滅前走出太陽係,抵達下一個恒星係,更準確地說,是能否可以在可利用的能源枯竭前,找到新的能源。

所以他重新將文明等級按照所利用能源的‘質’進行了劃分,一階文明即為利用機械能、動能等宏觀物質能量,如封建時代,二階文明則為利用內能、化學能、電磁能等微觀物質能量,如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