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樹倒猢猻散(1 / 2)

一姐、女強人、呂太後,終於在她稱製後的第八個年頭病倒了,這個實際掌握西漢最高權力十六年的女人,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但始終有一個極限無法超越,那就是自然規律。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終將麵對的現實,呂雉也不例外,盡管她權傾朝野、盡管她號令天下、盡管她前無古人,也不能擺脫死亡的召喚。一切傳奇化為過眼雲煙,消散在曆史的天空。

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傳奇女主、太後呂雉臥病在床,她累了、她倦了、她知道時日無多了,她回首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她追憶自己波瀾壯闊的往事,她真的不想就這麼倒下,她不想離開。在這一刻,曾經意氣風發、戰無不勝的呂雉才發現,在命運麵前她是多麼的渺小。

躺在深宮後院裏的呂雉,病榻前跪著呂產、呂祿等一眾呂氏子孫。太監、宮女們忙碌進出地伺候著,大氣都不敢喘。病入膏

肓地呂太後正處於昏迷狀態,臉色慘白、氣息微弱,寢宮之中到處彌漫著中草藥刺鼻的氣味和令人恐懼的緊張氣氛。

大廈將傾,是此時在場呂家眾人的一致心聲。也不知是誰首先控製不住情緒失聲痛哭,就似一點火星投向了幹柴,所有人的情緒都被瞬間點燃,霎時間哭聲震天,這聲音飛出大殿傳向皇宮各個角落。

彌留之際的呂雉被痛哭聲驚醒,她意識到了自己油燈將枯,她使勁地想坐起來交代後事,不爭氣的四肢卻怎麼也支撐不起她的身體,她隻好努力睜開雙眼,看著跪在地上的侄子、侄孫們。

呂雉此刻頭腦是清醒的,思維依然敏捷,她想,我現在要是能站起來,我一定會在這些混小子們的屁股上每人揣上三腳。太嫩啊,呂家的不肖子孫太不給我長臉了,此刻是你們該哭的時候嗎?哭能絕決問題嗎?就你們一個個這小樣,我能放心走嗎?

呂太後用眼神示意眾人圍過來,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吩咐說:“別嚎了,都給我聽仔細了,任命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呂產接管南軍,速派軍士進皇宮守衛,謹防有人趁亂發動兵變,呂家子孫一律不準為我出宮送葬,以防受製於人。”

這就是一代女主最後的遺言,言簡意賅,字字切中要害,行將就木,不忘身後權力交接。

急火攻心的呂祿等人正糊塗著呢,還想再聆聽些教誨,抬眼一瞧呂雉,已經沒有了氣息,撒手西去。慌亂中,有太後貼身侍女拿出了遺詔,呂氏眾人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興奮無比,立馬展開觀瞧。

呂太後遺詔:“所有王公大臣,皆按官階賞賜黃金珠寶,大赦天下,呂產擔任相國,呂祿的女兒為皇後。”有了太後遺詔,大家就像有了主心骨,按照最高指示分頭準備吧。

公元前180年8月,呂雉病逝於長安皇宮,享年六十二歲,與漢高祖劉邦和葬於長陵。

按說呂氏一族如果按照呂雉的臨終交代,權力應該始終控製在他們手裏。呂產、呂祿兄弟不僅握有軍權,呂產還擔任相國,這哥倆可是屬於軍政一把抓。而且呂祿的女兒又貴為皇後,呂祿還是皇帝的老丈人。那小皇帝劉弘,在呂雉時期就是傀儡,如今還得看呂氏一族臉色行事。姓劉的想要翻身很難!

那為什麼呂雉屍骨未寒她族中子孫就被趕盡殺絕了呢?漢室江山是怎樣重新恢複劉姓正統的呢?各位稍安勿躁,容我把故事的結尾講完。

呂雉無疑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執政者,她也是呂氏家族中最優秀的代表人物。呂家的女人都很出色,男人則不敢恭維。

呂雉憑借非凡的勇氣與智慧書寫了一個傳奇,呂家的女人們也都遺傳了她的優良基因,巾幗不讓須眉。雖然呂氏女大部分都嫁給了劉姓為妻,但人家的老公可都是皇室成員、王公貴族。封號一個比一個厲害,有皇後、王妃等等。呂姓女子不僅個個身份顯赫,智慧和手段也不輸給兒男。

我舉一個例子。呂嬃,呂雉的妹妹,嫁給了漢初名將舞陽侯樊噲為妻。呂雉死後不久,呂祿常遠離皇宮去郊外打獵。

有一次,呂祿經過姑姑呂嬃家門口,就進去看望一下多日未見的姑姑。呂嬃一看是侄子來訪,氣得大聲喝斥說:“你身為大將軍卻經常離開部隊,我們呂家以後豈不要統統死無葬身之地。”

說完後,進房間中拿出了所有珠寶和值錢的東西摔在地上,繼續說:“我可不為別人保管這些財寶了。”

呂祿見姑姑大怒,灰溜溜地走了。呂嬃一介女流,都知道為將者不牢牢掌控自己的部隊,呂氏一族遲早會被滅門。如何,呂家的女人是不是個個都有政治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