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黑夫、驚(1 / 2)

王翦的六十萬大軍中,有一對兒哥倆,叫做“黑夫”和“驚”——瞧人家這名字起的!

黑夫和驚都熱愛文學,於是他倆給家裏寫了一封信,這是一封真正的來自戰場的信啊。

不過當時沒有紙,所以他們隻好寫在木板上,叫做“牘”——但這沒有什麼可恥的,即便秦王政給呂不韋寫信,也是寫在木板上的。

黑夫和驚用毛筆蘸著墨汁,在木板上寫道(注意,不是拿刀子刻):“二月辛巳,黑夫、驚,敢拜問中。”

“中”是他倆的大哥。問完大哥好,他倆又拜問母親:“母毋恙耶(媽媽還好嗎)?我們哥倆還活著呢!”——這後半句話是最急著要說出的!

接著,他們談了一些家庭瑣事,隨後進入主題,向母親討錢和衣服。我們知道,秦軍的甲胄是國家提供的,但甲胄是皮質的,不能直接穿在人皮肉上——就像馬鞍子下麵還得墊塊布呢。於是甲胄裏邊還得穿上衣裳,但這衣裳是從自家帶來的——這是自費去打仗啊。

驚在信中顯得十分著急。驚說,如果母親不快點寄錢的話,他的性命可能保不住了,因為他已經開始借別人錢啦,借了一個叫垣柏的人的錢(估計是老鄉)。

再不拿錢來,我就要死啦(“即死矣”)。驚在信上連用了三個“急”。急急急!很像大學生跟家裏要錢時的文風。

驚向媽媽要錢的數目是五六百,要布二丈五尺。要就要唄,但驚這人說話比較囉嗦,又囑咐道:如果老家湖北安陸的絲便宜,就希望媽買些絲做成襦裙寄來,錢則可以少寄些。如果安陸絲貴,就多寄些錢,自己在這邊可以拿錢買布做夏衣。

信裏當然也提到當時的戰況:驚說,黑夫運氣比較差,馬上要參加淮陽攻城戰,淮陽是楚國的地盤,一旦攻破淮陽,就可以南下攻打楚都壽春了。戰鬥會很長久,一時打不完,“傷未可知”——會不會受傷不知道,當然也許他本是想寫“尚未可知”的,卻寫成了白字“傷”——總之驚說,希望媽媽寄給黑夫的那一份錢和衣服要多一些。

由於驚太羅嗦了,結果把木板寫滿了,意思卻還沒有囉嗦完。他隻好又轉到背麵繼續寫,囑咐家人別把衣服寄錯地點了,一定要寄到“南軍”什麼什麼的。

最後,他要大哥“中”代向家內其他不識字的各位親戚問好:

“替黑夫、驚多問姑姑、姐姐好!

“替黑夫、驚多問‘夕陽裏’的呂嬰(估計是他們小學同學)好!

“敢問姐姐生的兒子是否毋恙。

“敢問老丈人好!”(“敢問”這一詞,至今尚在中國人的信中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