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求人,不可能你說什麼人家聽什麼,難免有駁你麵子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不屈不撓的精神。
李嘉誠年輕時在香港有擔任推銷員的經曆,是這個道理的絕好闡釋。
當年,李嘉誠每天都要背一個裝有樣品的大包馬不停蹄地走街串巷,從西營盤到上環島中環,然後坐輪渡到九孔半島的尖沙咀、油麻地。
在推銷產品的時候,李嘉誠經常遭到客戶的拒絕,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又毫不氣餒地再次來到客戶的門口。這時即使客戶絕情地說:“你這人臉皮真厚,我們不買你的產品,即使你再跑幾次也是白費口舌。”李嘉誠仍然不在乎,笑嘻嘻地說:“沒關係,說話跑腿就是我的工作職責,隻要您能給我一點時間聽我介紹產品就行了。”就這樣,李嘉誠不停地來介紹自己推銷的產品,幾次下來,客戶看到他汗水淋淋,卻還滿臉笑容,不買就覺得過意不去了,於是最終還是買了。
通過不屈不撓的方法使對方不斷積累微笑的心理負擔,當這種心理負擔擴大到一定程度時,對方就隻能讓步了。
因此,我們在找人辦事兒時,既要有自尊,但又不要抱著自尊不放,為了達到交際目的,有時碰個釘子,臉不紅心不跳,不氣不惱,照樣微笑與人周旋,隻要還有一絲希望就要全力爭取,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有這樣頑強的意誌才能把事情辦成。
有一次趙普向宋太祖推薦一位官吏,太祖沒有允諾。趙普沒有灰心,第二天臨朝又向太祖提出這項人事任命請太祖裁定,太祖還是沒有答應。
趙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了出來。
連續三天接連三次反複地提,同僚也都很吃驚,趙普何以臉皮這樣厚、膽子這樣大。太祖這次果然動了氣,將奏折當場撕碎扔在了地上。
但趙普自有他的做法,他默默地將那些撕碎的紙片一一拾起,回家後再仔細粘好。第四天上朝,他話也不說,將粘好的奏折舉過頭頂立在太祖麵前不動。
太祖不勝其煩,也為其所感動,長歎一聲,隻好準奏。
大家要知道,這絕不是不要尊嚴,而是看準了一個目標,不管任何艱難險阻直觀前進的一種方式。麵子當然也很重要,但也要有一個限度,到了“死要”麵子的地步,也就隻能失敗了。
其實,“人心都是肉長的。”不管彼此距離有多大,隻要我們善於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誠意,就會促使對方去思索,進而理解你的苦心,從固執的框子裏跳出來,那時你就將看到勝利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