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繼續問道:“言信啊,此書你是從何得來的呢?”
諸葛言信起身站於殿中恭敬地回答道:“稟聖上,此書乃微臣在民間偶然所得。”
“哦”唐帝李世民微笑地看著諸葛言信,應了一聲好奇地繼續問道:“偶然所得?那是如何得到的呢?”
“稟聖上,此書乃微臣在一次民間視察中,一位民間神秘異人贈與言信的。”中年男子諸葛言信慢慢滴回憶著說道:
“一年前,微臣微服出遊巡查西蜀百姓民間疾苦,路經一座風景秀麗的靈山,便下了馬徒步上山了,誰知在其山間竟有一位老人家在此居住。微臣和隨從便向其討要了一碗水喝,之後,便和那老人家聊了一會關於哪裏的山水民風。直到微臣要離去之際,那位老人才對微臣言道:‘年青人,老夫看你也不是一般人,今日與你一見,也算有緣,便贈你一本關於山水的書籍吧!’微臣聽之,雖覺得有些好奇,但因天色已晚,所以也沒有和那位老先生過多的推辭了。直到夜間,微臣回到客棧,才來翻閱此書,微臣雖不懂,但也能看出此乃一部奇書,待微臣次日準備再次去拜訪那老先生時,誰知,微臣竟再也尋不到那老先生的住處了,微臣在其山中足足尋了三日,硬是沒有尋到那位老先生的住處,之後,微臣隱約間才聽到山間似乎有回音,道:‘書贈有緣人,望其順天意。’”
大殿之上眾人聽之無不驚奇,此等見聞,別說這大殿之上的數人,就是眾天下百姓也沒有聽說有幾人有這樣的見聞、際遇。
龍椅之上,唐帝李世民看著殿中的言信,微微思索著,要不是言信曾跟隨過他多年,唐帝還真會把他當做一個神話故事給聽了。隻是唐帝深知言信的性格,言信也絕不會拿爾等事對他撒謊。
想了一會的唐帝,眉頭微縮,看著言信,問道:“言信,關於那位老先生,你可在其附近村民中有打聽?”
諸葛言信微微點頭,道:“我問過附近村民,但所有村民都說,那秀山之中根本就無人居住。”
“這是為何呢?”唐帝繼續問道。
“據附近村民說,那山雖秀麗,但卻多猛獸,所以從來都沒有人在那山上居住過,就連上山觀景的人都很少。”諸葛言信回想起昔日村民的話語回答道。
言信的話剛完,大殿之上的議論之聲就響起了,都為言信之際遇感到驚奇。
唐帝看著殿中群臣,微微思索了一會,才問道:“此事不知眾愛卿怎麼看呢?”
隨著唐帝的問話,一位老臣出列,道:“聖上,臣以為此事應該是上天賜福,贈奇書一部於我大唐,應為之慶才是。”
“臣也以為,此乃天神眷我大唐,所以才賜予奇書一部。”
……
唐帝看著手中的奇書,等眾人說的差不多了,才開口道:“眾愛卿,其實此事依朕看來,也應該是仙家現世,所以此書,朕覺得還是依仙家之言吧!”
隨即,唐帝繼續問道:“言信,你再說一下,你最後在那秀山之上聽到了什麼?”
殿中言信看著龍椅之上的唐帝,再次言道:
“書贈有緣人,望其順天意。”
“書贈有緣人,望其順天意。”唐帝輕聲地複述一遍,再次看向殿中的言信,道:“既如此,那此書就賜予你吧!”
“臣,謝主隆恩!”諸葛言信跪拜在地,繼續道:“稟聖上,但臣並不認為,臣就是那有緣之人,所以還請聖上賜那真正的有緣人吧!”
“哦!言信,此話又怎講?”唐帝疑惑地看著諸葛言信道:“此書不是那神秘老者贈與你的嗎?你怎麼會不是那有緣人呢?”
“稟聖上,此書的確是那神秘老者贈與微臣,但微臣卻不能讀懂此書,所以臣認為,自己並不是那有緣之人。”諸葛言信臣服地回答道。
唐帝看著言信,微微細想一下,隨即點頭,道:“既如此,那諸位愛卿,可有人能看懂此書?”
說著唐帝,讓身旁的來喜將那奇書《堪輿金匱》送與殿中眾臣一起觀閱。隻是良久過後,依舊沒有人能看明白此書,眾人均已為此乃一部奇書,但都隻是能看懂其中關於山水景色之意。
唐帝看著眾臣圍觀之書,隻是依舊沒有人能說明白此書的深意,所以良久之後,才道:“既如此,那此書就先藏於弘文殿吧!待他日真正的有緣人出現時在賜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