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一個兒童和照顧一個“大人”完全是兩碼事,特別是這名“大人”的心智從各方麵來看隻有六七歲的時候,他還和“小時候”一樣喜歡黏著紀瑄,走哪兒都要和她一起,必須手拉手,不然就不開心。

光是教他自己洗澡自己穿衣服紀瑄就被累的夠嗆。

紀瑄努力教會他言行舉止向一個真正的“大人”靠攏,直到她覺得在別人看來不會有任何異樣的時候,才敢帶著江誠上街。

……買內褲。

服務員誤會江誠是她男朋友的時候,紀瑄默默地認了,如果她否認別人才會認為她不正常,誰會給男朋友和自家小孩兒以外的男性買貼身衣物?

在江誠發現即使他在大街上牽著紀瑄的手人們也不會如同紀瑄形容的那樣對他們指指點點,就開始光明正大倔強堅持的走哪兒都拉她的手,紀瑄語氣重了,他就委屈給你看,鑒於對一個正常人來講做出和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樣的幼稚表情在別人看來有多麼的怪異,紀瑄在被路人用各種奇怪的目光行了一次注目禮後就再也不製止江誠的親密行為。

她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不再糾結這些事情後,對江城的態度反而自然了很多,總之走一步是一步,無論是被送到研究所裏,還是被送到精神病院,都不是紀瑄想在江誠身上看到的結果。

她開始教江誠讀書認字,本以為會很難,畢竟對方隻有六歲的心智,然而江誠的學習能力遠遠超出了紀瑄的預料,他認字的速度很快,但無論如何都不肯拿筆寫字,紀瑄鬧不明白他在想什麼,就沒有勉強,新年過後,在漢語字典的幫助下江誠已經能夠流暢的閱讀,不過能不能看得懂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除此之外江誠還學會了如何操作電腦。

紀瑄一直認為江誠的學習能力強因為他就是那種被大家稱為“天才兒童”的一類人,直到元宵節兩人出門玩的那一天。

江誠不知想到什麼主意,示意紀瑄在原地等他,轉身沒入了人群裏,紀瑄到底不放心,猶豫了一下,便跟了上去,隔得遠遠地,看到江誠進了一家賣手工燈籠的店。

她沒打算跟進去,而是在櫥窗外麵等著,不可避免的看到江誠拿著毛筆熟練的在燈籠上題字的畫麵,紀瑄呆住,江誠沒往外看,付了錢之後,笑著對老板說了一句什麼,轉過身來看到櫥窗外的紀瑄,笑容凝固在臉上。

紀瑄什麼都沒想,或者是腦子裏的念頭太多太亂,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轉身就走,陌生的男聲焦急、慌亂的在後麵叫著她的名字,紀瑄越走越快,忽然邁開腿在雪地上奔跑起來。

一隻有力的大手抓住了她的胳膊,紀瑄被迫停下,江誠慌亂無措的臉出現在她麵前:“對不起,原諒我。”因為長期不開口講話,他的聲音顯得有些嘶啞,他的手上還提著親手題了字的手工燈籠,送到紀瑄跟前,語氣著急,透著一股子的小心和害怕,“上麵有你的名字,是送給你的,我本來想趁這個機會告訴你,真的……我想了很久……你可以生我的氣,別離開我,求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