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敏長公主攜女進宮(1 / 3)

於是,有人得知這個消息,便喜了。

在這種宮闈傾軋中,倘若沒有外家的扶持,不論你多有才能,也難登大位。所以,包括皇後在內的這些娘娘並不將她與睿王扯上關係,卻跟齊王扯上關係的原因。

想通,子珊抬眸對太後明媚一笑,“臣女明白了,謝太後娘娘的苦心教導。”

“你能想明白,哀家就放心了。”太後滿意點頭,她就說這丫頭聰明,一點就通,“等會子燁兒也會進宮,他前兩日進宮請安時還跟哀家念叨救你一命,你都還謝過他,等一會子他進宮,你就親自跟他道謝吧。”

“是。”子珊垂眸,暗自腹誹這人不但記仇小氣還無賴,她有說過不謝麼?子珊撇了撇嘴,對上官燁滿目鄙視。

用過午飯,子珊小睡了一會,便換了件衣衫,永泰給她挽個了雲髻,整個人看起來神采奕奕。

皇帝在建章宮承華台設宴,子珊與太後娘娘一同前往。

敏長公主進宮很晚,大約都到了申時末酉時初,才帶著安南郡主與上官燁一起進宮,便有太監將他們領到承華台。

一到承華台,敏長公主便立即過來向太後行禮,安南郡主第一次見外祖母,因而母女兩人向太後行以大禮,太後一把將母女二人一把扶住,一雙鳳目裏早已噙滿了淚水,麵上掩不住的激動,久久不能言語。

“母後……”敏長公主此時已淚如雨下,被太後扶住的手都在激動地顫抖。

“外祖母……”安南郡主在一旁柔聲喚道。

“這是卿悅吧,都長這麼大了。”太後目光轉向安南郡主,安南郡主果然如劉淑妃所言,是一個容色絕世無雙的女子。

子珊看著太後與敏長公主母女重聚喜極而泣,心裏也覺得高興,等母女二人寒喧完,子珊才緩緩挪步,上前給敏長公主行禮。

敏長公主見子珊頷首上前行禮,柔婉乖巧,對太後笑道:“母後,這位應該就是傳聞中治好母後腿疾的那位小神醫了吧?”“嗯。”睇了眼子珊,眉眼含笑,目光深深地看了子珊一眼。

子珊麵上帶著端莊的微笑,微微抬頭,看向敏長公主,“公主繆讚,臣女所會不過爾爾,萬當不得神醫之名。”

敏長公主一雙美目淺笑地睨著子珊,卻在她抬頭的一瞬間愣住,眉心緊皺,定定地看著她,說不出喜悅,更像是震驚?

子皺有些莫名地看著敏長公主,細想自己應該沒說錯什麼。

太後也看出敏長公主的失態,輕哼了聲,“這是前布政使林大人之女,確實懂些醫術,哀家瞧著她還聰慧,就讓她進宮陪哀家說說話。”

“不知道林小姐母親可進宮了?”敏長公主眸子微眯,問道。

子珊微微挑眉,目光幽然地睨著敏長公主,隻見她微眯的眼眸中瞳仁收縮,似乎在抑製著什麼情緒,子珊不明所以,隻覺得大約敏長公主跟她的母親認識,也許不止認識這麼簡單,但她仍舊如實答道:“家母已經半年前病逝,長公主認識家母?”

“病逝?”敏長公主的手在寬袖中幾度握緊,才道:“大約是認識,不過沒見到人,卻不肯定,母後既然喜歡你,你就好好陪著母後吧。”

“是。”子珊頷首,心思卻百轉千回,大約是認識,卻又不肯定,方才所見敏長公主眼眸裏強忍住的情緒都讓子珊糾結不已。

隻可惜,她來到這個世界時,林夫人就已經去世,她連這個母親連最後一麵也未曾見過,而母親娘家如今亦沒有一人,沒有人能幫她解惑。

此時,她沒有太多的心情去想這些,隻要敏長公主不傷害到她,她並不在意敏長公主是否認識她母親。

“嗬,林小姐?”上官燁此時站在旁邊三步遠,目光肆意地落在子珊身上,笑那魅惑張揚。

子珊挑了挑眉,轉頭便瞪了過去,一呶唇,“臣女見過睿王爺。”

上官燁似沒看到子珊瞪她的目光,笑意不減,手中一麵搖頭潑墨折扇,緩步走向子珊,“孫兒見過老祖宗,老祖宗怎麼把這個笨丫頭詔進宮來了?”

見兩人一見麵有些不對盤,太後嗔了他一眼:“你不是和你母親一起來的麼?怎麼這會子才到?”

“母親思念老祖宗心急,來得快,孫兒這個不孝子孫卻是個懶散慣了的,自是比不得母親來得快。”上官燁睨了敏長公主與安南郡主一眼,笑道。

“外祖母有所不知,方才我們從鏡水湖旁邊來時遇到文濤表姐,哥哥留在那裏跟表姐說了一會子話,才比我們晚到一些。”安南郡主一旁幫著上官燁解釋。

上官燁眸子中幾不可見地閃過一絲暗光,睨向子珊,見她沒什麼反應,不禁擰了擰眉,對太後笑道:“老祖宗,快入座吧,孫兒扶您過去。”

介時,外麵太監細細長長的聲音報,“皇上駕到,皇後娘娘駕到……”

音畢,就見一抹耀眼的明黃與一抹大紅身影相依著走進承華台內殿,後麵還有雲貴妃等一大群宮妃,大約都是上午時在晉寧宮見過的,隨後便是一眾皇子公子魚慣而入。子珊的注意力落在皇帝身上,隻見皇帝高而瘦,國字臉上一雙鷹今隼般的眼睛深陷,目光精銳,進殿後向太後恭敬地行了一禮,目光在子珊身上落了一瞬,便請太後入座,隨後各宮妃便以品級依次入座。

“此為家宴,亦是為敏長公主接風洗塵,都是自家人,大家不必太過拘束。”皇帝落座後,緩緩而道。

子珊早知道這是家宴,可她一個外人來參加,身份明顯不合適,但太後還是讓她陪著來,她也懶得去想太後的用意,反正這上身處上位人的思想不是自己能輕易猜到的。

既來之,則安之,倒不如好好享受享受這皇家筵席。

子珊除了前世在電視上,穿越過來這麼久,還是第一次真正見識各宮娘娘聚在一起吃飯的情景。

看著司膳司的宮女手裏捧著褐色木托盤裏盛放的各色菜肴及各種點心魚貫而入,在一張小葉紫檀的長方桌上穩穩放下,空氣裏彌漫著菜香與宮女粉影暗香交混在一起,說不出的賞心悅目。

這種宴席上,節目自是少不了的,那些舞姬們恨不得十八般舞藝全拿出來,博君一笑。

“皇舅舅,安南聽聞這位林小姐乃京城第一才女,據說彈得一手好琴,不知今日安南是否有幸能聽林小姐彈一曲?”待舞姬們表演完退下,安南郡主便起身道。

皇帝再次看向子珊,見那女子眉清目秀,在皇宮這美人如雲的地方,隻能算得上清秀,但此時明顯南安向她挑釁,卻見她淡定從容,既不著急應或反駁,目光輕淺地落在前方,唇邊帶著的微笑有著一種說不出的風情。

皇帝目光微漾,說道:“既是如此,那就請林小姐彈一曲。”

“是。”子珊起身向上位行了禮,宮女已經將琴放置於中間空場,古譜的七弦琴,好在子珊前世幼時,被父母逼著習過古琴,倒不陌生,隻是這許多年未彈,難免生疏,她坐在琴後,試了試音,腦子一轉,指尖便撥動琴弦。

琴音隨著指尖緩緩流出,子珊紅唇輕啟。

“光——那熟悉的光芒,是夏至的希望,在過往的過往,聽我講……”

琴聲陡然一轉,節奏加快,隨之子珊的聲音也跟著高亢激昂起來。

“戰火撕碎記憶的夜,隻剩你我戰意不滅,沉睡大地龜裂,硝煙彌漫灰色的天,是誰在我身邊,守護對方背後的一切,掩蓋彼此心中的膽層,放下那些掛牽,讓刀鋒劃破黑色的夜……”

隨著子珊一曲唱罷,所有人似乎都在還回味,這種歌聲是他們所有人都不曾聽過的,像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一般,似乎能隨著她的琴聲,她的歌聲看到一場大戰前的寧靜的夜,隨著長刀劃破夜空,一個初上戰場的青澀少年如何蛻變能一個將軍。

大抵這些宮廷女人是沒見過的,但子珊知道皇帝年輕時也曾禦駕親征伐過北方匈奴,而當今太後更是隨先帝上戰場,與先帝攜手共建這大周盛世。

子珊緩緩起身,又向上位行了一禮,平靜地緩緩地說道:“皇上,文濤公主乃之大才,臣女不能比擬,且芙蓉宴上,臣女琴藝亦是輸於宋禦史家小姐,故臣女當不得這第一才女之名,還望這一曲不會擾了聖聽。”

皇帝微眯著眼看著子珊,“你也不必過謙,回座吧。”

“是。”子珊緩緩折身回到席間,卻感到有束束目光投來,抬目,卻見齊王目光微瀲,見她看過去,微微朝她點頭。子珊這才想起來,齊王亦是少年青澀時上了戰場,最後一戰成名,有了今日的成就,這曲戰歌大約是唱到他的心聲了。

子珊目光往齊王旁邊微挪,隻見太子目光沉靜,似乎沒什麼變化,子珊微微擰眉,看著一側的太子妃,太子妃帶著一抹似笑非笑的目光看著她。

子珊瞳仁一縮,似乎想起了什麼,神色微微變了變,看著還算鎮定,內心卻已經翻起了驚天巨浪。

雖然她早有猜測,但她一直以為那人是太子,如今一看卻不是,竟那太子妃,那麼宋側妃的病……

太子會那麼緊張宋側妃,難道太子也……

太子妃端起案上的琉璃酒樽,優雅從容地淺呷了一口,視線卻沒從子珊身上收回,笑意越發明顯。

子珊斂了目光,整個宴席她都看著眼前案上的菜肴,卻有些食不知味。若說她上回去給宋側妃瞧病,可以說看不出來病症,這回卻是當著太子妃的麵打了自己的嘴巴,既然同是來自現代,她又本是大夫,又豈會看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