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現在其他各王之國可都沒有之國,我們就走合適嗎?”
“我們當然不能現在就走,不過我們也不用太著急,有人比我們更著急。我要你們做好準備隻是為了到時候行動迅速。子羽,從明天起你以後可以每天去鴻門找人喝酒,借機探聽消息。你的部隊暫時由子賢統率。”張飛休息之後也來參加宴會了。
“讓他去探聽消息?”陳恢大驚失色。
“放心,我沒喝酒。我當然知道子羽不是一個好人選,但也正因為如此別人才不會提防,子羽才可能探知消息。況且現在形式微妙,我軍不大可能會受到攻擊,我需要獲得一些內部的消息,而子羽正是最佳人選,當然,還得你的幫助,你得教他一些話,關於怎麼探聽消息的。”
“不如我去探聽如何?我在鴻門遇到了項王帳下的信武君,交談後知道他與我同宗,現在也頗受任用,我去找他探聽不更好嗎?”
“信武君?他是何人?”
“他名叫陳平字子均,陽武人,少有大誌,初事魏王,後受讒亡歸項王,隨從入關,被項王封為信武君。”
陳平?曆史上劉邦倒有個叫陳平的手下,還是比較厲害的,隻是不知道此陳平是不是彼陳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時候人的名字大部分都是一個字,雖說人口比後世少的多,但取名所能用的字有限,重名率還是很高的,我隻知道曆史上劉邦有個叫陳平的手下,至於他的字、出生地什麼的就記不大清了。
“大王為何猶豫?信武君殊非常人,若能與之交好必有助於大王。”
我猶豫當然是有原因的,當初項梁還沒死時劉邦就有一個部將叫做韓信,我以為他就是淮陰侯韓信呢,所以曾刻意交好,哪知道幾次交談之後卻發現他並沒有多少出眾的地方,頂多也就比張友強那麼一點。大失所望之下我也就放下了,此後再也不輕信人名了,不過聽陳恢這話卻是能把他給拉過來。也罷,他既然能被項羽封為信武君,那總是有點本事的,總比沒有強。“經德,你能勸他投靠我嗎?”
“現在恐怕不行,雖然他對項王不太滿意,但是畢竟現在項王非常強勢。再說他要是現在投靠大王怕是會惹怒項王。”
“嗯,你說的沒錯,我們現在還不能惹怒項羽。那你頻繁去見陳平也是不妥,還是讓子羽去吧,你讓子羽給他捎些禮物也就是了。這些天要謀劃一下以後的事情,我還需要你在身邊出謀劃策,等有機會你再去見他吧。”
“遵命。”
“好了,今天不說這些了,我們去參加宴會。”總共就一頭牛能有多少肉?所以是在營中架起一口大鍋煮肉湯來大家喝。好在以後就會好得多,我準備明天開始就命人去關前關後砍伐樹木來做運輸的車輛,隨便也獵些野味回來。
十二月初三,張飛回來告訴我範增被項羽派往了彭城,但具體怎麼回事他就說不清了,所以我讓陳恢第二天和張飛一起前往鴻門。陳恢卻也沒能探到具體是怎麼回事,隻是知道範增去彭城是為了義帝的事,而且似乎那個陳平也參與了其中,但他卻不肯說出詳細情形。陳平和陳恢約定第二天來嶢關。
陳平果然如約而來,我和他談論一番後覺得他談吐不凡,擅長謀略,似乎比陳恢還要厲害,和當初劉邦手下的那個冒牌韓信可不一樣。
“漢王可有意之國?”
“當然,我早就想走了,隻是項王不發話我不敢就走?不知道子均可有辦法助寡人?”這話我也不怕別人知道。
“我有一法可助漢王,隻望以後平落難之時漢王能慷慨相助。”
“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寡人可不是知恩不報之人,子均以後若有所求隻管通知我就是。”
“大王隻需如此如此。”陳平馬上說出一番話來。
“這樣就行了?”我心中疑惑,這也太簡單了吧?
“大王隻需照此行事我擔保大王十日之內就可之國。”
“好,”反正不成我也沒什麼損失,“那寡人明日就去見項王。”
“如此平不便久留,這就告辭了。”
送別陳平我把他所說的又想了一遍,但還是搞不清有什麼用,就問陳恢。
“子均當是以此為藉來說動項王了,但具體要怎麼做我還沒有頭緒,想來子均已經成竹在胸,大王明日盡可一行。”
“好,明日你和子羽隨我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