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站在世界屋脊上(1)(1 / 3)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髙原,北起昆侖,南至喜馬拉雅,西自喀喇昆侖,東抵橫斷山脈,幅員遼闊,地勢高亢。平均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比毗鄰的平原、盆地髙出3000

3500米以上。這樣一個舉世無雙,雄偉壯現的髙原卻又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其最高聳的部分一喜馬拉雅山地直至4000萬年以前第三紀初期還是一片汪洋大海。

青藏高原的不斷隆升,特別是自中新世以來的強烈抬升,不但直接形成許多高聳雲端的冰峰雪嶺和蜿蜓曲折的內外流水係,而且同時對整個髙原麵上眾多的斷陷盆地和山間窪地,也具有明顯的控製作用。這些斷陷盆地或山間窪地,不僅是青藏髙原河流水係的最終歸宿和影響湖泊分布的地形基礎,而且也為青藏高原湖泊(鹽湖)的形成、演化和成湖作用提供了極為優越的地質、地理環境。

青藏髙原的地勢格局(骨架)是西北部高,而向東南方向依次遞降,形成了從西而東或從北而南水平自然地理分帶和由髙海拔到低海拔的垂直地理分帶。在幅員遼闊的高原麵上,展布著高大的山係,深邃的峽穀,縱橫交錯的內流和外流水係,數量眾多的沉積盆地和星羅棋布的內陸湖泊等自然景觀相映成趣,共同構成了景色異然,風格獨特的髙原地貌輪廓。由於印度板塊向北俯衝,而造成青藏高原主要山脈多呈近似平行的東西走向,自北而南分別為昆侖一唐古拉山脒、岡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

昆會一唐古拉山脈是青藏高原北部最早形成的一座山脈,呈東西走向,西段為新疆與西藏的分界線,東段為靑海與西藏的分界線。山峰平均海拔5500

6000米,木孜塔格峰海拔最髙達6973米。

岡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山脈是一條由西到東連綿延伸的巨大山脈,西段岡底斯山脈由西部的西北一東南走向,到東部轉為東西走向。山峰平均海拔5500

6000米,主峰羅波峰位於仲巴的東北部,最髙海拔達7095米。該山係於日喀則北麵與東段的念青唐古拉山脈相銜接,然後沿北東方向再轉為近似東西向的延伸。念青唐古拉山脈山峰平均海拔5800

6000米,主峰位於羊八井北部,最高海拔為7111米。岡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山脈,由西而東橫貫全區,把西藏劃分為藏北和藏南兩個迥然不同的自然地理單元。藏北為高亢的平原,內流水係縱橫交錯,內陸湖泊星羅棋布,由於氣候幹寒,降水量少,湖水明顯鹹化,是我國著名的內陸鹽湖分布區。而藏南除少數地區有內陸湖盆分布外,大部分地區厲於外流水係的雅魯藏布江流域。在流域內地勢變化很大,有高山、峽穀,也有衝積平原。區內氣候西部幹寒,東部溫暖,降水量由西而東遞增,尤其是東南部波密、察隅、墨脫等地區是青藏髙原雨水量最充沛、氣候最暖濕的地區。喜馬拉雅山位於青藏髙原的最南邊,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冰川十分發育,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達8844

13米,為世界之最高山峰,終年白雪皚皚。該山係對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阻擋作用

藏北髙原,藏語為“羌塘”,意為北方廣闊的平原。它位於昆侖山、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長約2400千米,寬約700千米,約占靑藏髙原麵積的1/3。這裏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一年之中有9個月冰封土凍,屬高寒地區。

在中昆侖山內部腹地及南翼的高原麵,大致從土則崗日至鳥斯騰塔格一線以東,如黑石北湖、羊湖、白戈壁和昂歌庫勒一帶,海拔4700 5200米,最暖月均溫3

6攝氏度,年降水量20

40毫米。這裏地勢坦蕩,幹燥剝蝕及寒凍冰緣作用強烈,湖泊幹涸退縮,湖水礦化度增大,如羊湖的礦化度為96.10克/升,屬氯化物類鈉組水。以墊狀駝絨藜為代表的髙山荒漠植被景觀占優勢,部分地段因強烈風化侵蝕,導致植叢幹枯死亡,植物生長極為稀疏,植被總覆蓋率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