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自己還有什麼優勢呢?對曆史細節的不了解,想攀棵大樹來乘涼都有問題,還想稱王稱霸恐怕沒那個機會了。如果依靠神奇的治病能力,倒是可以在全世界都能混口飯吃,既然稱王稱霸被否決,那就先穩定下來,把神醫的名號打響,用這個本事賺第一桶金吧。
想好了今後的方向,王華第一次放鬆心情安靜的睡了。
接下來幾天王華帶著周思周武,在劉秀才的指導下開始處理木材。原來新砍的樹不能直接建房,還要陰幹脫水等等。竹子也要處理,不然很快會生蟲。結果幾天的砍伐成果,在劉秀才大方的拿出合用的材料後都交給劉秀才處理。接著,王華三人就開始跟著兩個竹木匠學習製竹篾。
王華學的很快,應該說是飛快,兩個竹木匠示範過沒多久,王華就能做的一模一樣。劉秀才一直跟著觀看,對王華的學習能力佩服的五體投地。同時也非常上心的把珍藏的書籍搬到王華的小樓裏,並且配上金貴的油燈,讓王華晚上消磨時間。
這個借口王華無法拒絕,晚上那麼早睡的確對他是一種折磨,既然劉秀才一番好意,王華也開始學習繁體字。經過這麼多天,王華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如果僅僅是視覺記錄器的作用,看過記住自然沒問題,但動手能力這可不是說記住就能做好。而事實上,王華的動手能力比穿越前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就拿寫字來說吧,穿越前王華寫鋼筆字都跟蝌蚪文差不多,用的少自然寫不好。可現在學毛筆字,第一遍寫也是蝌蚪文,第二遍寫就算得上是狗刨,第三遍寫用狗奔來形容可能不合適,用魚入水鳥飛天來形容就差不多了。
練習了幾晚毛筆字,王華抄寫一本中庸送給劉秀才,而劉秀才珍如拱璧。“少爺真乃神人,才寫了幾天的字就能達到如此境界。要不是老奴親眼所見少爺學字的過程,絕對無法相信少爺隻寫了幾天字。”
王華非常喜歡這種被人吹捧的感覺,為了多聽幾次這種吹捧,在建房這段時間裏,他把四書五經都背熟,每本默寫一份送給劉秀才。當劉秀才拿著厚厚的一本手抄周易時,已經說不出吹捧的話來。全村唯一的一本周易在自己的書架上,手上這本不用說,肯定是王華默寫下來的。
先不說內容對錯,隻看每一個小楷字之間精準的間隔,跟別人說這本書是手寫的肯定沒人信,說印的保證各個點頭。
“少爺,老奴再勸一次,去中原吧,以少爺的能力,別說秀才舉人,考一個進士絕對不困難。”劉秀才的懇切讓王華有點意動,在這個時代,有身份和沒身份差天共地。而一個普通人想魚躍龍門,科舉是最快的途徑。
“劉老,科舉考的是八股文,我還不知道八股文該怎麼寫呢,你這話說得有點假啊!”王華打算用插諢打科跳過這個話題,劉秀才卻搖搖頭,“少爺,八股文不難,隻要基礎打好,八股文一點都不難,不信你拿這些老奴的習作看看,不出三天,少爺肯定能寫出比老奴更好的八股文。”
既然劉秀才這麼有信心,王華也不好試都沒試就掉鏈子,結果等他看完這些八股文的範文,真的就會寫了。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些東西初一看好像很複雜,其實跟現代的命題作文一個尿性。寫過論文的人根本不用擔心玩不轉。
真正的難度在於把自己的話用文言文寫出來,這一點對王華來說才是真正的難點。解決的方法也簡單,看書,看大量的書,學習別人怎麼用文言文說話,等到任何一句話都能用文言文來說的時候,就代表合格了。
這種事說說當然容易,但真要做到卻千難萬難。就像現代人學外語,各種語法用詞已經總結出來,隻要學的人認真記憶就能學會。事實上,這種閉門造車的方法很難教出真正學好外語的人,最多是教出一些會寫不會說的啞巴。
在明朝人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誰開口之呼閉口者也,大家說的就是白話。也就是說,王華學習文言文隻能依靠讀書,想在日常磨練沒有相應的環境,事倍功半是肯定的。所以,天才的學習能力第一次失效,王華的文言文學習進度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