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村傍晚時分,遠山如黛,峰與穀拚接成一條完美地曲線,靜靜地隔開了天和地的顏色。
村口土坡上一麵目普通,黑黑瘦瘦的孩童瞪著大眼睛望著遠處迷離的天空,一時間竟然發呆了起來,這名孩童叫季文今年十歲,一家五口人,除去父母外有一個大哥和一個妹妹。
季文身上穿著破舊的粗布麻衣,腳穿草鞋,已呈暗黃色的衣服上打滿了補丁在破下去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補了,並不是父母不給他穿好的,而是村裏的孩童大部分都這樣。大部分原因是村裏交通閉塞,村民一年都難得出上一趟遠門,一件衣服要穿上好幾年,再加之季文生性好動,衣服破成這樣也就不奇怪了。
季文家裏比較貧困,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頓葷腥,兄妹幾個饞嘴了,隻得自行上山去抓些山雞野兔,補充腹中的那股饞勁。可山雞野兔哪是這麼好抓的?即使花上一年的時間也抓不了幾隻,父母整日還要幹農活可沒那個時間。
季文自小就聽村裏教書先生說外麵的世界如何的繁華富饒,這也使得早熟的他心中一直有這樣一個念頭,那就是盼望著有一天能走出這個巴掌大的村子去看看外麵的世界,雖然有這個念頭但他從未向任何人提起,要知道在大人眼中他就是個屁大點的孩子,要是讓別人知道了他有這麼個念頭那不還得被人嘲笑。
也不知過了多久已經臨近日落了,季濤感覺有些倦了,揉了揉發澀的雙目。
“二哥娘親叫你吃飯了。”
這時玉珠般的聲音打斷了季文的思緒,一名小女孩跑了過來,這名小女孩自然是季文三妹,名叫季月要比季文小上兩歲。
季文聞言便起身,撣了撣身上的泥土,拉著小女孩的手往自家院落走去。
院子不大,四間木屋並排,外麵圍著一圈籬笆,院子後麵胡亂地種著一些蔬菜蘿卜,院落中間有一口水井。井軲轆上拴著一隻木桶,上麵停留著幾隻雲雀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季母從木屋走了出來,驅趕走雲雀,打了一桶水正要提進屋裏,剛好碰到母親的他直接走了上去,要幫母親把水提進屋裏。
季文奮力的提起滿滿一木桶水,往屋裏走去,本來滿滿的一桶水提進屋裏時,撒的還剩一半。
季母見此非但沒有責怪,反倒還讚揚了一番,讚揚的話語無非就是乖啊!懂事之類的。
晚飯隻是簡單地閹了兩道山裏挖來的野菜,和一些窩窩頭,顯得十分貧困。
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過兩年大哥季濤就要上京趕考了,家裏打算提前為他攢些盤纏,所以這也使得本就緊巴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
還好季文並不挑食,醃製的鹹野菜,在他口中如山珍海味一般。
當夜幕籠罩院落,季文躺在床上,直直的望著房頂,不知在想些什麼?
季文側耳聆聽,隱約間從正房傳來母親和父親為一些家庭瑣事絮絮叨叨的聲音。
季文歎了一口氣,他對這一幕已經見怪不怪了,這些年來因為家庭瑣事母親沒少和父親絮叨,大都是父親先做出讓步。隨後季文幹脆閉上眼睛,不再去想這些事情,因為明天一早他還要早起替父母打理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