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76年的夏天,10歲的陳峰(後來的許少峰)隨父親去雲南軍區慰問演出。
昆明至曲靖的那個年代的低等級公路上,一隊人馬在風雨中艱難行進。陳峰夾在大人中間,聰慧的眼睛左顧右盼。這是解放軍總政文工團下基層部隊彙報演出的隊伍。走在前麵的兩個人:一個是雲南軍區曲靖軍分區五十四師政治委員許明輝;另一個是總政文工團演員陳誠,大校軍銜,此次巡演由陳誠帶隊。本來陳誠他們在五十二師的演出結束之後,準備回省軍區調整兩天,然後回北京。但老朋友許明輝非讓他到許明輝的部隊去增加一場演出,他當然不能推脫掉。
許明輝和陳誠入伍時即在一個部隊,後來又一起進入軍區的進修學院學習。軍事院校畢業後,許明輝回到部隊,提拔為幹部。而陳誠在部隊,在軍事院校時,就表現出文藝天賦,陳誠軍事院校沒畢業,就被選送到總政文工團工作和深造去了。十多年來,兩個人,一個在雲南,一個在北京,在一起的時間沒有了。但兩個人彼此之間都有對方,他們平時經常書信來往,談工作,談思想上的點滴進步。戰友之間的情誼並沒有因為地域上的遙遠,職位的變遷,工作性質的不同而發生改變,反倒愈加的濃烈了。
雨依舊下著,道路泥濘,濕滑,戰友們頑強地行進著。連綿的陰雨天,在這山區裏,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山體滑波,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他們隻有一輛吉普車,馬匹馱著演出服裝和道具,戰士們一律步行。許明輝讓警衛員小馬帶上陳峰,坐上吉普車先行一步。
隊伍中有陳誠的妻子高可欣,許明輝的妻子周琴,兩個女人跟在陳誠,許明輝的後麵,歡快地聊著。高可欣同為文工團演員,演唱,舞蹈都很精通。周琴在師部衛生所工作,隨丈夫許明輝出趟公差。
隊伍中,隻有許明輝和周琴是師部的人,其餘的都是文工團的演員,而且大部分都是女兵。
戰友重逢,即使天冷路滑,許明輝,陳誠依舊邊走邊敘談著。
許明輝道:“陳誠,讓你到我們部隊演出,是我為師部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陳誠望著許明輝,道:“怎麼會呢---”又轉而問,“怎麼,上麵又有新的任務派遣給你。”
許明輝道:“我很快就會脫去軍裝,到地方工作,具體去哪,中央軍委還沒有定下來。”
陳誠不相信,問:“上麵真的決定讓你到地方工作了。”
許明輝點點頭:“騙你幹嘛。”
陳誠摸不準許明輝是否願意轉業到地方工作,他真的有點為許明輝惋惜呢。兩個人低著頭走路,片刻間的互不言語。
許明輝率先開了腔:“到地方工作也一樣,到哪不是為黨,為國家盡我們的微薄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