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書(1 / 2)

今天是4月29日,距離五一長假還有兩天。彭少坐在辦公室裏百無聊賴的翻看著網易新聞,主頁所有的新聞他都讀過了,卻還鍥而不舍,或者說是盲目的點擊著圖片,軍事,薦新聞等條目,希望從中翻到一個感興趣的題目。他麵前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本歐.亨利短篇小說選,是上海譯林出版社的。這是他上個周日不想去喝酒,不想去洗澡,不想再隨便找個酒友消磨時光的產物。他青睞譯林出版社的作品,小時候從姐姐那借的基督山伯爵,百年孤獨都是譯林的老翻譯家翻譯的,給童年的他很大的影響。這本書到手有一周了,換了很多地方落腳,書房裏,雅閣車的後座上,還有這次舊地重遊的辦公桌。但它依然是嶄新的,書頁一頁都沒有折痕,更不會有長時間翻看留下的汗漬導致發黃的印痕。書剛到手時,彭少隻一字字的詳讀了第一篇麥琪的禮物,讀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篇文章是歐.亨利的作品,當年網絡初興時流行的麥琪這個網名估計也是從這來的吧。他略過了第二篇愛的犧牲,大段大段的撇過警察與讚美詩,至於後麵的財神與愛神在被讀到時,已經是一周之後的今天早上了。今天早上,他忍受了不到十行字,就把這本書扔到了一堆未發的快遞上麵。我是怎麼了?他在問自己。讀書是他從小最喜歡做的事。為了讀書,他可以厚著臉皮在同學不在家時敲開他家的門,帶著羞澀的表情卻大膽的打開他的書櫃,裏麵琳琅滿目的課外書讓他羨慕,讓他幸福的眩暈。為了讀書,他可以每天步行五公裏去縣裏的圖書館借閱,為了能讀更多的書,他基本都是一天讀完,然後第二天起早在圖書館開門前趕到以保證能第一個借到書。為了讀書,他可以窩在皮麵都開了的沙發上,借著不算明亮的昏黃燈光整整看上一天。那時讀書帶來的都是喜悅,帶來的是那時的他無法接觸的外麵的世界,是上課時老師不會教的,回家後父母不會告訴他的故事,是讓他腦袋發熱,好像裏麵有個小馬達,而馬達已經全速運轉甚至嗚嗚地噴著白煙的感覺。他在讀書的時候,就是最幸福的時候,可以忘記父母的責罵,擺脫學渣的身份,僅僅留下一個在書裏翱翔的自己,放佛他就是書中的旁觀者,靜靜的看著那一幕幕傳奇的發生,並從中得到寶貴的借鑒。彭少是個矛盾的人,他有時很有主見,僅表現在他喜歡的了解的事務上。大多數的時間,他是個自卑的,沒有固定性格的人。導致這種性格產生的原因很簡單,在上初中之前,他都是在鄙夷中度過的。說來都像是段子,上幼兒園時,一個小女孩在午休時被小男孩欺負了,哭的稀裏嘩啦的,於是就有小同學報告老師了。可就在老師趕來的這段時間裏,這個小女孩又被欺負她的小男孩逗樂了。小孩麼,一陣哭,一陣笑的,很正常,更何況欺負她的這個男孩還是公認的帥哥,能跟他有非同一般的關係也是可以在小班裏炫耀的資本。於是悲劇就發生了。老師來了,就問她:誰欺負你了啊?老師替你報仇。小女孩猶豫了一下,然後就堅定的,毅然決然的指向了彭少...彭少驚呆了!他擺著小胖手,因為被這突然翻轉的劇情嚇壞了而磕磕巴巴地說:老師,不是我,不是我.他也隻知道說不是我,卻不敢說出那個男生的名字,因為他知道,如果他敢說出來,當老師走後,他的肥臉和大屁股上,都會留下疼痛的痕跡。老師當然不會信他的,因為他的父母在過節時從沒有給老師送過禮,他的親戚裏也沒有一個能讓老師忌憚的人(在彭少老家的小縣城裏,想了解一個人的背景實在是最簡單的事情了)。老師就把他拖到了講台邊上,告訴他乖乖的站那裏,一下午都不許動。彭少沒有再辯解,因為他知道隻是徒勞的。他看著下麵對著他偷笑的男孩,看著沒有絲毫不好意思還與同學做遊戲的女孩,他的淚,突如三峽泄洪般氣勢磅礴,哭聲如雄雞打鳴般高亢入雲。可在洪峰過後,雞也累了,他也隻有憋屈加委屈的站在那,留在心裏的,是滿滿的不平和懊惱。惱他貧窮的出身,惱他平凡的家庭。就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