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成功的銷售人員成交有技巧,失敗的銷售人員銷售沒章法(3)(1 / 2)

專家點評:

步步緊逼,難免會讓客戶產生抵觸情緒,就像手機推銷員熱情的過了火,“緊追不舍”的把客戶嚇跑了。客戶也需要有思考的餘地,這麼著急的推銷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有缺陷,真正好的東西是不需要這樣推銷的。

行動指南: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到鄉下遊玩,看到一位老農把一些草料鏟到屋簷上,牛伸長脖子才可以夠到草。於是好奇問道:“你為什麼不把草放在地上,這樣牛就可以很方便的吃到?”

老農說:“這種草草質不好,放在地上它是不會好好吃的。我放到讓它勉強可以夠得著的地方,它才會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得不到的東西才珍貴”,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銷售中就要應用這一心理,促使客戶產生購買欲望,並盡快采取行動。

例如,有一位推銷炊具的人拜訪一位夫人,正好主人家的鄰居也在,於是銷售員就為兩位夫人認真的進行了烹飪表演,顯示出了他的炊具與傳統炊具的不同,這給兩位夫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並有了購買的意向。可這位銷售員卻裝起了樣品說:“非常感謝兩位讓我做完這表演,我也很想今天給你們提供炊具,但是您也看到了,我隻有樣品,你們要買的話,也不是現在,隻有在將來才會買到它。”

於是,兩位夫人交了定金,定在一周後去拿貨。

其實銷售員本來是可以馬上給貨的,可他故意讓顧客等一周,目的就是要“吊起客戶的胃口”。

銷售有時就像生活中的人交往一樣,你越是追的猛,對方就會越是躲得遠,變得更加驕傲。適當的時候不妨放一放,采用一些與實際目的相反的做法,有針對性的瓦解對方的心理防線,這樣更便於銷售的進行。這也就是欲擒故縱。

越是上趕著去推銷的商品,越無人問津;越是那些看上去稀缺緊俏的商品,越容易受到消費者的追捧。一些商家推出的限量銷售,正是利用了客戶的這種心理。例如,現在的很多城市房產熱銷。盡管如此,為了獲得更多利潤,不少開發商都人為製造出缺貨的假象,即明明有大量房源,卻對購房者宣稱“僅剩幾套”。開發商人為製造“缺貨”假象,目的主要是為了力促高成交量,再次提高樓價。其實開發商每次隻拿出一小部分房源進行銷售,造成消費者“爭食”的現象,從而加快了消費者的決策速度,達到快速銷售的目的。同時,前期產品的熱銷,也為其下一次推貨的漲價營造了足夠的市場氛圍,給市場造成一種“熱銷”、“供不應求”的假象。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持有“便宜無好貨”的觀點。明明是物美價廉的優質商品,你免費贈送給他,他可能懷疑這是因為有問題才處理的。在銷售中,要利用人的這一心理,適當的運用一些謀略來促進成交。例如,與顧客交談時,給他提供一些經過適當誇張的市場信息或與商品有關的行情等,讓顧客依照你提供的信息主動與你洽談。比如,你可以這樣說:“你這種商品的原材料已經準備提高價格了,所以這種商品也將會因此而價格上漲的。”或說“我公司從下個季度開始可能會因人手不夠而減少這種商品的供應量。”

在銷售過程中恰當給顧客造成一點懸念,調動起顧客的購買欲,讓顧客有點緊迫感,產生一種現在是購買的最佳時機的感覺,促使客戶與你立即成交。如果你隻是一味要求顧客購買,那麼主動權將完全掌握在顧客手中,你的銷售工作也很難成功。

需要強調一點,那就是你虛張聲勢時切不可過於誇大,隻可稍微點一下,讓顧客自己去琢磨。否則,顧客會認為你是在欺騙他們,這對你的銷售工作是很不利的。

6.善於營造和諧氛圍

和諧舒適的氛圍有利於銷售的進行,因為隻有銷售人員與客戶相處融洽的時候,雙方才會更好的洽談交流。銷售人員不僅要善於利用環境氛圍,也要善於製造對自己有力的洽談氛圍。

聰明人的做法

有一位推銷員為了推銷一套可以供整棟大廈使用的空調設備,反反複複的與大廈承建方洽談。可買方的董事會卻遲遲沒有明確的態度。

一天董事會又開會研究空調問題,並通知這位銷售員再給董事會成員詳細介紹下空調係統。當時天氣十分炎熱,銷售趕到會場已是大汗淋漓,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在會上,他沒有正麵回答董事們的一個個問題,而是提出了一個請求,他說:“這天氣太熱了,我脫掉外套可以嗎?”在征得同意後他脫掉外套,並掏出手帕慢慢的擦拭著前額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