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101章(1 / 3)

這話說到黃娟心坎裏,但黃娟麵上神色沒動隻是淺淺一笑。汪五奶奶的眉微微皺了下,雖說這幾年和黃娟也有來有往,對靈兒多有喜歡,心裏也動過這一念頭,可再想一想又把這念頭給熄滅了。

畢竟現在自己家家事淡薄,還要靠族內眾人接濟過日子,靈兒再有那麼一個爹,可和林家關係已不大,再加上有一筆不算小的嫁妝,這些年一直聽到有人來求娶靈兒就證明了,哪會看上自己家兒子?想到此汪五奶奶笑道:“三嫂別開玩笑了,就算他爹還活著,我們家也不過就將將能過得去罷了。更別提現在,不然我也不會不去為你侄子議親。”

有嘴快的已經笑了:“五嫂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怎麼說我們也是一個族內的。既是一個族內,哪還計較什麼貧富?況且我瞧侄子真是聰明又知禮,五嫂以後的享福日子還長。”這話得來好幾個人的附和,汪五奶奶心裏更加意動,但還是沒說話,最先說話的那個已經笑了:“我們也別光自己在這說的高興,還要問問正主。”

眾人齊齊瞧向黃娟,黃娟心裏早就千肯萬肯,隻是嫁女兒總要拿著一些,含笑道:“話都被你們說完了,我竟不知道說什麼了。隻是女兒不是我一人的,這些年我嫂嫂照顧她。她的親事我也要去問問我嫂嫂怎麼想。”黃娟沒有一口回絕,汪五奶奶心裏也有幾分歡喜,若能求的靈兒為媳,也算十分周全,笑道:“應當的應當的,既是舅奶奶養了靈兒一場,也應當去問問。”

旁邊的人轟然笑開:“這話就跟已經應下親事一樣,不過說起來,五嫂嫂這麼喜歡靈兒侄女,到時婆媳相得,大嫂你也少了許多心事。”黃娟含笑應了,又招呼眾人喝酒吃菜到晚方盡歡而散。

黃二奶奶早已聽黃娟提過這門親事,自然是肯的,黃娟等一從黃家回來,就遣人去和汪五奶奶說了。汪五奶奶心中大喜,忙請媒人去黃家說親。汪五奶奶家家事已經淡薄許多,黃娟是深知的,也不爭長道短聘禮的多少,隻讓兩邊交換了庚帖,依了風俗下了聘,靈兒也就正式定給汪五奶奶獨子為媳。

打算了這麼兩三年,這門親事終於成了,黃娟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讓老柳家的去林家那邊說一聲,畢竟靈兒還頂了林家那邊的姓。老柳家的去了回來對黃娟道:“族內各位長輩倒沒說什麼,隻是那位林四爺嚷嚷著怎麼把姑娘許給這麼窮的一家人,還說定是大爺從中作梗,被林四老爺訓了一頓這才老實了些。”說著老柳家的不由抿唇一笑,林四老爺當時說林世安說的算是極過分了,說若不是趙氏從中間作梗,也不會讓林家丟這麼一個臉麵,現在許這麼一門親,明擺著就是怕許一門有錢人家的親事,林世安去給靈兒丟臉。

林世安被罵的狗血噴頭,老柳家的怎聽不出這話裏還有對黃娟的不滿,不過當初林家話已經放出來了,再對黃娟不滿也隻有忍著。黃娟瞧一眼老柳家的,明白林家還是說了些酸話的,淡淡一笑道:“由他們去,我啊,嫁女兒才是正經事。”

老柳家的也笑了:“就是,況且小的瞧著麓哥兒,也不是個久居貧窮的。”黃娟笑了:“好話也就別說這麼多了,還是給靈兒準備嫁妝,哎,這麼些年轉眼也就過去了。”老柳家的自然應是。

雨萱知道靈兒這門親事成了也為靈兒歡喜,畢竟嫁在汪家族內黃娟也能照看靈兒一二,恭喜過黃娟後就磨著黃娟要她把靈兒接過來。黃娟取笑她:“你啊,是不是自己待嫁不算,還要把你妹妹也接過來一起待嫁。”雨萱一張臉頓時紅了,扭著腰不依,黃娟拍拍雨萱的手:“你們倆都要嫁了,過來住些時候也好,我也能對你們說些嫁人後的事。”

雨萱一雙眼閃閃亮:“除了侍奉公婆還有什麼?”黃娟捏她臉一下:“你在和我裝憨?”雨萱又要撒嬌,黃娟順勢把她攬入懷中輕輕拍著,孩子都大了,一個個都要離開自己,去別人家為人婦,好在靈兒終於嫁到汪家來,就在自己眼前,自己也能安慰些。

靈兒知道自己定給汪五奶奶的兒子,汪五奶奶這個婆婆是見過的,一向說話都是和氣的,小姑子看來也好相處,連丈夫都曾遠遠瞧過幾眼,曉得是個斯文俊秀的。就是不知道做了婆媳後婆婆還會不會像原來一樣相待?畢竟寡母獨子,黃五嬸是什麼樣子,靈兒瞧的很清楚。隻是這些話靈兒不好對黃二奶奶講,黃娟命人來接正中靈兒下懷忙隨來人去了。

靈兒到了汪家,自然又是和雨萱一番親熱,黃娟等她倆親熱夠了才道:“你們倆現在都定了親,有些事原先我說過,有些我沒說過。女人嫁了人,其實最要緊的就是怎麼對待婆婆,那些侍奉翁姑丈夫的套話我也不多說,你們倆就記得一句,初嫁過去後對婆婆,麵上要像親娘,但心裏,可不能當親娘。”

雨萱和靈兒互相看一眼,有些不明白,雨萱已經說出來:“母親這話好奇怪,什麼叫麵上要像親娘,可心裏不是?”靈兒雖也皺著眉但遲疑一番才道:“娘這意思,是不是說麵上該做到的一定要做到,也要對婆婆親親熱熱的,可是心裏就不能像對親娘樣的,什麼話都說,什麼事都做?”

雨萱哦了一聲也已了然,看向黃娟依舊迷惑:“可是這樣不就不坦蕩了?”黃娟微微搖頭:“世上的人有千百種,自然也有千百種相待的法子。 萱兒,婆婆本也是從做媳婦時候來,年輕時候也受了婆婆的一些氣,有些婆婆難免就把這氣灑到媳婦身上。你想遇到這樣的婆婆,你在心裏把她當親娘,什麼話都說,什麼事都做,她反而會覺得你不敬著她。”

雨萱不由歎了口氣:“哎,為什麼會這樣呢?”靈兒撐著下巴:“就是舅母常說的,人常被外麵的事給蒙住了,所以反而看不到真心了,結果最後反而害了自己。”雨萱點頭:“說的對,就像祖母一樣,原本好好的在這家裏,結果她總是東想西想,鬧的自己成了這個樣子,還被送去庵裏。”

汪太太在觀音庵已經待了快三年,頭幾次汪棟去瞧她,她都說要回家,但汪棟咬定了牙不鬆口,寧願看著汪太太在那布衣蔬食,回家來傷心也不願她再回家來。汪太太見百般不行又開始罵汪枝弟兄不孝,汪枝弟兄也任由她罵。庵主既收了汪棟的銀子,當然也不會說汪枝弟兄不孝,反而說汪太太性子還這麼暴躁,還要多念幾年經,才能慢慢養好。

反複幾回,汪太太也隻得安靜下來,每日在庵裏吃齋念佛,盼著日子快些過,好重新回家來享受高床軟枕,吃香喝辣的日子。此時聽到雨萱提起,黃娟不由唇彎一彎:“是,初和人相識時,難免不知道人心,有所遠離也是,等和人熟識後還分不清好歹,這樣的人你也隻有麵上把她當親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