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他們的福禮都盛於大桶盆中,豬嘴須朝上,雞、鵝須曲身跪腿,頭朝福神,以示恭迎;再擺一尾活的鯉魚,是取‘跳龍門’之意,當然也是取了其中的寓意,這年頭讀書人高中也就和那鯉魚躍龍門一般——一躍而身價百倍,並要把魚的眼睛用大紅的福字貼上,以免驚嚇到福神。還在肉、雞、鵝之類的祭品上要插些筷子,數目要成單,以七和九為宜,隻是那些可憐的小動物,煮熟之後,還要被擺成十八般模樣,想必十分的不痛快。
請菩薩入席之前,女人們先擺好碗、筷、酒盅,將‘七牲福禮’放在中間,右邊放著刀和案板,左邊放碗雞血鴨血,向菩薩表示這是專門為您殺的,除了不能吃的,全都歸您一個人享用。
隻是都吃肉菩薩也會膩味,所以還得擺上韭芹木耳等素菜十碗。另有佐餐的腐乳一盤;又怕鹹淡不合適,還端上細鹽一碟,鹽上再放兩塊豆腐幹,請菩薩酌自個口味添加。
有菜沒酒怎麼成?所以還得端上六盅酒。又怕菩薩齁著,再端上三盅茶備好,另有年糕數塊、粽子一串,算是給菩薩上的麵食了。
這頓豐盛的大餐才算是備齊,但還沒完……不能光讓菩薩吃飯吧,還得準備點果子飯後清口,便又將荔枝、桂圓、核桃、棗子四色幹果,蓮藕、橘子、木瓜、佛手四色水果擺好了,此刻整張大桌子已經滿滿當當……除了最裏麵留著五個碟子大小的空隙之外。
這時候女人都得退場了,由主持祭祀的男人,端來五個燭台,擱在那空當處,點著五根大紅蠟燭,這叫‘五事燭台’,分別代表‘福、祿、壽、富、貴。’也叫圖窮匕見,先請菩薩吃飽喝足了,再趁機把要求提出來……有道是吃人家的最短,想必大菩薩是不好意思拒絕的。
有道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祀’,祭祀的時候是隻限男人的,這一點上無論貧富大都是相同的。事實上,這種歧視是貫穿整個祝福始終的,比如說離過婚的、改過嫁的、死過男人的、懷著孕的,進過產房的,都不準碰福禮和祭品的。
等到了正式祝福的時候,就連太太、小姐們也是要回避的……據說是因為菩薩是愛幹淨的,女人不潔,有她們在場,是不會吃的……照此推論,男人髒兮兮不愛幹淨也是很正常的。
婦人和小姐們頗為失落的退了場,心中暗暗盼著三月三、八月十五快到來,拜月的時候也可以名正言順的歧視一回男人。
待女人都離開,劉堅便跟著老爹還有大哥進去,廳堂裏高矮胖瘦全是本族男性,無需指揮,所有人便自然的按輩、年齡依序站好,在家主的帶領下,向著菩薩行三跪九叩大禮。
整個祭典在深夜舉行,所有人必須保持絕對肅靜,不能隨便說笑,氣氛之壓抑無以言表。
隻見劉德尚斟上滿滿一杯酒,緩緩的灑在地上,然後便恭恭敬敬地把神像請下來,連同花紙、元寶一起焚燒。等差不多快燒成灰的時候,劉德尚又把供桌上昂著頭的雞鵝的舌頭挖下來,拋向空中,再在火堆周圍奠上一杯有茶葉的酒,用一種跳大神的語氣,念念有詞道:“菩薩有靈,把口舌帶走。”
然後便轉身道:“撤去福禮和祭品吧。”男人們這才紛紛爬起來,幾個輩分高的仆人過去,將祭桌小心的抬出廳去,顯然是祭祀儀式完成了。
目睹了這次極其短小的祭祀過程,劉堅心說:‘實在是太快了,菩薩來得及伸筷子嗎?就給撤了。’趁著人群騷動,他小聲和身邊的大哥說道:“怎麼就敬了一杯酒?怕菩薩喝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