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開壇作秀(2 / 2)

就這樣子,一場騙局變成了別開生麵的佛道論道大會,不僅僅是聚集了周邊佛家高僧、道家高人的注意,就是官方也是給予關注,浙江布政使都親自來考察。而原本應該登台的神棍同誌早就被人給遺忘了,劉家也沒在這個時候掃了大家的興致,隻是請人做了趟簡單的法事,然後請街坊吃了頓飯,這時候去搶風頭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道路兩邊早已打掃的幹幹淨淨,道路兩旁有許多怒目相視的小沙彌和小道人在給要去法會的人們發放一些開過光的小物事或是一些符紙之類的東西,雖然是免費發放的,不過大家都有主動去添一點香油。嗯,或許是認為神佛受賄以後會更盡心的幫自己辦事吧!

天色有些陰沉,劉堅抬頭看了看,看起來要下雪下雨的樣子。他不知道起壇祈福在天氣上有沒有忌諱,看起來多半是沒有的樣子。隻是在城外的城隍廟裏舉行的祭典,沒遮沒擋的,下起雨雪來可是會讓人很不爽。而他還要代替他大哥這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安排照顧法壇上的某些人,自是更不希望逢著雨雪。

大清早的時候,劉堅便來到紹興城外城隍廟一塊被清出來的空曠場地上。周圍已是人山人海,人群的中央,知府李仁宗帶著紹興城內的一眾文武官莊嚴肅立。他們的旁邊則是一眾的高僧道長。小沙彌和小道長則是拿著各種法器分立兩邊。捕快們也早早就到了這裏,為了維持秩序。

法壇被建成三層,每層九個台階,正好是三九之數。以示和蒼天更接近,更能傾聽凡人們的請求。法壇中間是兩張桌子,桌子上的香爐插著三根嬰兒手臂粗細的香,一陣又一陣淡淡的香味從法壇中間傳過來。

劉堅沒有官身,不夠資格參加祈福儀式。但他家以發起人的身份,讓他占據了一個在前排的好位置。小小年紀而且庶子出身的劉堅坐在前排讓好多人羨慕又嫉妒不已。眾人心裏不禁的安慰自己,劉堅不過是個庶子,而且還有個會讀書的大哥,將來肯定會被他那個大哥壓下去的,比不得我。

還有許多行腳商,在人群中竄來竄去,高聲叫賣著一個個泥塑的菩薩或是仙人,惟妙惟肖。最高級的譬如十八羅漢、八仙之類的成套作品用木盒子裝著,外麵還有粗布或者絲巾包著,往往價值四五貫之多。

還有那用玉或者銀做的仙佛,不過都被人們緊張的保護著,打算法會後碰碰運氣,讓道長或者和尚給開光,沾點仙氣,卻是正好做那鎮壓氣運的傳家寶用。

不理會身後的動靜,劉堅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些在祭壇上麵祭天的官人們身上。能看到紹興城中文武兩班的幾十名大小官員同時出動,一年中也沒有幾次機會。七品青袍,繡溪敕;八品綠袍,繡黃鸝;九品綠袍,繡鵪鶉。甚至還有個繡白鷳的青袍。劉堅仔細看了看,才認出來是紹興的知府,前兩年剛來的時候,棋牌開道,劉堅也去湊過熱鬧。

其他的官員劉堅也試圖一個個辨認他們的身份,其中有一多半他隻聽說過名字,從未見過麵。直到現在才是第一次把名字與人對應起來。一個個平日裏衣冠楚楚的官員,舉著儀仗手舞足蹈,劉堅覺得有些無聊,即便當做娛樂節目,感覺上也不過如此。

但參加儀式的人眾,都是一本正經,否則儀式上出點差錯,要是日後真發生什麼事情,譬如洪水之類的,被人聯想到這樁事情,受到全州縣的百姓怨恨。捅到朝堂上,也是一樁罪名。

不過今天的主角注定不是這些平時難得一見的文曲星們,所以上過香,三跪九叩拜祭過上天,就真真正正的開始了祈福大典。和尚和道士各占半個祭壇,各施手段,爭取在這一次祈福比賽中勝出,好在下一量劫爭當主角。

和尚和道士們兢兢業業的表演和周圍人們的狂熱都沒能感染劉堅這位從前的無神論者,現在相信神鬼之說的後來人,不過是嫡母想要給自己的玉佛沾染些佛氣,本來這事情大哥這個親兒子替母親來是最好的,不過儒家講究不語怪力論神,為了親兒子的前途,劉堅隻好替大哥盡點孝道了。

祭禮快結束的時候,劉堅就招呼自家的幾個人往人群外擠去。踩踏致死的新聞,劉堅前世沒有少聽說過,萬一出了意外,當真是死不瞑目。當日上中天的時候,幾注長香都點完了,祭台上的主持們走下祭壇,轉身而回,鑼鼓聲便喧天而起。知府大人領著官員還有主持祭禮的和尚、道士,向後退出了近百步。他們這一退,場中的氣氛頓時緊繃起來,千百人蓄勢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