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魏國首都大梁,魏王宮。
魏安釐王端坐在王座上,聽著下麵的臣子在大殿裏大吵大鬧,臉上流露出幾分玩味的神色。
事件的起因源於安邑城外那場截殺,狼煙驚動了魏國的軍隊。安邑城的守將絲毫不敢懈怠,立刻將此事稟報給遠在大梁的魏王。
消息傳到了大梁,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魏王當機立斷,宣召文武百官議事。麵對如此微妙的局勢,眾人各抒己見。有人主張留人,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通過控製趙姬母子來牽製秦國。有人建議派兵相助,畢竟秦國勢大,不好得罪。還有人主張置之不理,讓他們自生自滅。
然而隨著討論的深入,一些人漸漸被說服了。最終,百官們的意見分為兩派,一派主張派兵護送趙姬母子回國,另一派則主張截下趙姬母子以要挾秦國。
這兩種不同的意見引發了激烈的爭論。支持派兵護送的人認為這樣可以維護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同時避免與秦國產生衝突。而支持截留趙姬母子的人則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利用她們作為籌碼,獲得更多的利益。
這場爭論越來越激烈,各方都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和論據。
隻聽信陵君魏無忌大聲說道:“大王,臣以為,秦王年事已高,這次千裏迢迢接妻兒回國,應該是為了繼承王位一事。秦王並非沒有兒子,為何要接遠在趙國的兒子?正是要托付江山啊!茲事體大,臣以為應該截下趙姬母子,好要挾秦國為我魏國爭取好處,不應該就此放過。”
“大王不可”
信陵君右邊站出一位大臣,拱手說道。
“龍陽君,為何不可?”信陵君喝問道。
原來剛剛說話的大臣,正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美男子,魏安釐王的寵臣,龍陽君。
龍陽君看了信陵君一眼,對魏王說道:“大王,微臣認同信陵君的話,也認為這次秦王接兒子回去是繼承王位的,可這並不能成為我們魏國截下他們的理由。”
“為何?愛卿可否明言?”魏安釐王問道。
龍陽君抱拳道:“稟大王,秦國勢強,魏國勢弱,在我魏國截下秦國的兵馬,首先不論能不能得到足夠的好處,我們魏國首先就觸怒了秦國。此其一。”
“繼承大統,何等重要,焉知秦國是不是隻派了這麼點人?如果秦國還有其它人手,我們準備不足貿然行動,很容易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得罪秦國。此其二。”
“就算被我們截獲又如何?秦國,虎狼之國也。自從秦國立國至今,還從來沒有被任何國家成功威脅過。就算當年秦國丟失函穀關,也寧可把國都遷到前線與我魏國對峙也不避其鋒芒,足見其寧折不彎。此其三。由此可見,威脅秦國很難辦到。與其冒這麼大的風險,不如借由這個機會向秦國示好,更加容易得到利益。”
信陵君一聽,大聲反駁道:“癡人說夢!龍陽君,如果沒有足夠的好處,秦國怎麼可能會給魏國帶來足夠的利益?你以為憑著派兵護送秦王妻兒回國,秦國就會對魏國感恩戴德嗎?你太天真了。”
龍陽君笑道:“信陵君,你剛剛也說過,這一次秦王接回兒子是承繼大統的。一旦此子登基,會不念我魏國的恩情嗎?”
“就算這樣,也不代表他一定可以登上王位。就算登上王位,也不一定會為了魏國的利益而放棄秦國的利益,畢竟他才十三歲,秦國的大臣們也不會讓他做主的。難道要等到十幾年以後嗎?恐怕到時候他早就忘記這檔子事了吧。”信陵君怒氣衝衝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