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戒躁慧定他們一早就出門分頭行事了。釋靜衍坐在禪房中,禪房的一側有一大的佛龕,佛龕裏供奉這昨天被佛祖親自開了光的佛像,佛像被開光後表麵的泥金光彩更加靚麗,佛像整個看起來寶相莊嚴,久久凝望,會產生心靜如水的效果。佛龕前擺有一張大供桌,供桌上除了供奉物品以外,還有功德簿和兩張人物畫像,這些都是捐款的人。釋靜衍在供桌前的席墊上結跏趺而坐,手持佛祖賜予的金剛菩提珠,雙手握著佛祖一隻手數珠子,一隻手撥珠子,嘴裏還念著佛經,一時間禪房中隻聞佛音,不見佛影。釋靜衍再幫他人的同時,也在修煉自身,隻見此時他身後出現一座佛祖金光法相,法相虛實轉換,金線流動,釋靜衍的頭頂慢慢出現一個小點的虛影,一縷佛光從法相射入那虛影中,虛影有一點凝實。釋靜衍每念誦完一次佛經,法相就會射入虛點一道佛光,在法相第108次射出佛光沒入虛點後,釋靜衍停止了念誦佛經,這些異象也都消失了。
釋靜衍起身,看著手中的金剛菩提珠,這是佛祖賜下的,是一件威力十分強大的佛器,佛祖有十八顆,每一顆佛珠上似乎都能看見靈山諸佛、菩薩、羅漢眾,每一顆佛珠的等級都相當於修仙界的靈器,而且此串佛珠還是成長型佛器,至於未來會達到何種級別,那就要看釋靜衍未來的高度了。此串佛珠的母珠是一芥子靈器,內有可裝下一整座昆侖山脈的空間,裏麵什麼都沒有,空蕩蕩的。釋靜衍覺得佛珠最大的功能就是在禪定時,會幫助他更好的感悟佛理,至於什麼攻擊防禦之類的功效,釋靜衍倒不是很在意。至於那串一百零八顆的大佛珠則是專用於降妖除魔,防護自身的佛器,也是成長型。
釋靜衍在為捐善款的人求完福報後,佛龕中的佛像射出一道金紅色光球,然後一分為三,大的光球沒入功德簿,其餘兩個小的光球分別沒入兩副畫像中。看到這裏,釋靜衍開心地笑了起來,因為他兩個時辰功夫沒有白費,他也沒有辜負那些捐款者的期望。
隨後他手持著佛珠,換了一身土黃色的僧袍就出門了。
錦官城是大漢帝國的三十六重地之一,因此很是繁華。釋靜衍走在大街上,看著街道兩旁店鋪鱗次櫛比,裏麵來往的客人絡繹不絕,街道上還有擺攤的小販,攤位上有小販從附近城鎮中搜羅來的各式新鮮玩意兒,過往的行人是不是的就會駐足停留,看看那個攤位上有自己想要的東西。走在街上的除了大漢帝國的子民,還有從南番諸地來大漢帝國行商的的外國商人,他們有的個子矮小,有的皮膚黝黑,還有的穿著極具特色的鮮豔服飾。叫賣聲,討價聲,談笑聲漫布整個錦官城。
釋靜衍此次行程的目的地是位於城東的天工閣,雖然他叫戒躁他們去了,但是他還另有事找天工閣的師傅,他想將他在城東南的落腳點改建成一座寺廟,因為麵積的因素,所以工程量不是很大,施工時間應該也不是很長,所以他就自己一個人來辦。雖然有佛門根基在,但是還要有枝葉,佛門這棵大樹才會茁壯成長,因此在錦官城中的這間寺廟很關鍵,它可以起到門臉的作用,可以最直觀的展現佛教,宣傳佛教,達到讓更多人進入佛門,發展佛門實力的目的。釋靜衍最近很是為佛門諸事焦心,他現在才有些明白前世少林寺方丈的憂心呐!
沒走多久,釋靜衍就到了一處三層樓高的建築前,這就是天工閣了。天工閣通體絳紫色,青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外牆沒有多餘的鋪施,肅穆端莊,籠罩著一副很嚴謹的氛圍。連上三階石階,推門進去,就見到裏麵忙碌的景象,下一刻就有一身著青灰色皂袍的年輕人熱情地迎了上來。
“這位貴客,您請進,不知您有什麼要事要天工閣做的嗎?”
邊說那年輕人邊帶著釋靜衍進了一處接待室裏,裏麵布置的很典雅,黃花梨打製的別致桌椅,在牆角處特意擺放的花束盆栽,牆上掛著的大意水墨山水畫,幽幽的有馨香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