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Internet技術(2 / 3)

(1)低軌衛星網

這是用許多運行在低軌道上的衛星構成的一個覆蓋全球的寬帶空間網絡。眾所周知,如果用高軌道的同步衛星,隻要三顆就可以覆蓋全球,但是用同步衛星通信時會有半秒的傳輸延時,這在多媒體通信中是不允許的,所以,采用延時小的低軌衛星,而這樣就需要大量衛星才能覆蓋全球。而計劃中,支持全球Internet接入的Teledesic係統,則需要由分布在12個平麵上的288顆衛星構成,它們作為用戶和地麵網絡之間的鏈路,或作為用戶之間的鏈路將能覆蓋全球100%的人口和95%的表麵,且提供與光纖相仿的服務質量:即低延時、低誤碼、高可用性、高靈活性和足夠的帶寬,並可以同時支持多達數百萬個用戶。

Teledesic係統的地麵部分包括終端、網關、網絡控製和操作係統,空間部分包括基於衛星的開關網絡。地麵終端進行衛星網、地麵網絡和用戶之間的協議轉換,終端與衛星網絡可以用各種速率進行通信,終端可以和各種標準協議相連接(如IP,ATM,ISDN等)。該係統的下行速率是64Mbps。上行速率是2Mbps。空間網絡采用快速數據包開關技術,兼有電路開關網絡和數據包開關網絡二者的優點,既能做到延時小,又能支持多速率、突發數據和網絡連接方式,以使終端之間的傳輸延時最短,是一種動態的拓撲結構。

(2)電纜Modem

電纜Modem利用有線電視網作為接入網。傳統的有線電視網隻能單向傳輸,即從發送端把有線電視信號傳輸到各個用戶。早期的電纜Modem也隻能用光纜傳輸下行數據,而另外用電話線作為上行通路,但新近的電纜Modem具有雙向通信能力,不再需要用電話線。

(3)ADSL Modem

利用電話線作為數字傳輸線的技術總稱為xDSL,例如ADSL,VDSL,VADSL,HDSL,DSL,SDSL,BDSL等,其中ADSL即不對稱傳輸率的數字傳輸線技術,適合作為接入技術。目前,ADSL的標準有G.lite,國際電聯(ITU)最近將它定為G.992.2標準,這將有助於ADSL技術的推廣,以避免出現類似56K Modem的不同標準之爭。ADSL雖然可提供最高達1.5Mbps的下行速率,但現在它隻可提供較低的速率(256~384Kbps),這是因為現在Internet本身的速率不高,即使接入速率很高也無法發揮其作用。

ADSL用戶端同時可以接幾個設備,包括普通的電話機和PC機等,因此,通過線路進入的各種信號(電話話音的模擬信號、上行和下行的數字信號)必須加以分離。在PC機等數字設備端,需用高通濾波器過濾掉低頻的聲音幹擾;在電話端則需用低通濾波器過濾掉高頻的數字信號幹擾。這可以加上帶濾波器的分線器實現,但也可以不加分線器而將相應的功能放在設備中實現,一個ADSL Modem可被多個設備共享,設備和ADSL的接口可以采用以太網、ATM—25、USB等標準接口,或者直接把它安裝在設備的主板上。

當然,上述各種技術,既有自身的優點,也有其缺點,目前還不能說哪一種技術占優勢。在一段時期裏,它們可能會一起發展,然後在競爭中逐漸分出高低。有些技術則可能相互補充,滿足不同的需求。

4.Web編程語言

Web編程語言的發展隨著人們對Web主頁的交互性要求越來越高,以完成現在C S架構所能完成的大部分功能而不斷發展。最初的HTML隻能提供靜態的頁麵,沒有交互,也沒有複雜的動畫,這樣的頁麵隻能完成簡單的信息發布功能。而加入嵌入式語言,如Java Script,VBScript等以及使用Java Applet技術,使頁麵有了一些簡單的交互功能,如分層菜單等,另外還提供了動態主頁和動畫的功能,使得信息發布方式更加豐富多彩。但是,由於這些語言都是在客戶端瀏覽器上運行的,規模不能太大,否則下載時間會很長,也不可能支持很多高級的功能,因為這樣會占用過多的客戶機資源,因此,無法實現諸如數據庫操作等複雜操作,自然也就無法用在Internet和網上購物等應用中了。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是一種在服務器端運行的應用程序,用戶通過瀏覽器調用CGI程序並傳遞參數,CGI程序運行後將結果返回用戶的瀏覽器,這樣就允許在Web上實現更多更複雜的任務,使得Web上的電子商務應用成為可能。但是,CGI程序編寫比較複雜,不同平台上的CGI程序也無法重用,因此,各種應用服務器應運而生。應用服務器支持使用功能更強大甚至是人們以前用於C S架構的編程語言,如VB,PL SQL等編寫Web上的應用程序,由應用服務器負責對這些程序進行解釋,並轉換成HTML在Web上發布,且能夠從客戶的瀏覽器處獲得參數運行Web應用程序,應用服務器往往提供更好的與數據庫連接的性能,使用戶可以更容易地編寫更複雜的Web應用程序,下麵,根據上麵介紹的幾類Web編程語言詳細介紹它們的功能、特點和主要產品。

(1)HTML語言

HTML稱為超文本標記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它是Web上的專用表述語言,是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標準通用標記語言)的一個簡化版本。HTML可以規定網頁中信息陳列的格式,指定需要顯示的圖片,嵌入其他瀏覽器支持的描述型語言,以及指定超文本連接對象,如其他網頁、Java Applet 、CGI程序等。

HTML語言的來源文件是純文本文件,所以,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編輯器如Unix的vi,DOS的edit,Windows中的書寫器等。

(2)Java技術

Java技術可分為幾個部分:Java語言和類庫,Java運行係統、Java Applet Servlet和JavaScript腳本語言。

Java語言是Sun公司近年推出的最適合於Internet環境編程的語言,具有簡單、麵向對象、分布性、安全性、體係結構中立、可移植性、解釋執行、高性能、多線程、動態性等優點,成為網絡計算及Internet應用的最優的開發和應用平台。

由於Java與生俱來的跨平台優勢,最適合涉及到多種計算平台的商務應用。Java的安全性又滿足了電子商務中極其重要的一麵。因此,在電子商務的開發應用中,Java已顯示出了極大的活力。

Java運行係統主要是指Java虛擬機,負責將Java與平台無關的中間代碼翻譯成本機的可執行機器代碼。Java的源代碼經過一次編譯後,首先生成一種與操作係統無關的中間代碼,由於在編譯中進行了一些優化,因此,它比直接對源代碼進行解釋的程序要快。Java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與平台無關的。

Java Applet是用Java語言編寫的小應用程序,通常存放在Web服務器上,可以嵌入HTML中,當調用網頁的時候,自動從Web服務器上下載並在客戶機上運行,用戶的瀏覽器就作為一個Java虛擬機。Applet被編譯成中間代碼,然後再解釋成本機代碼加以執行,因此運行速度較慢,而且要占用本機資源,不少用戶在瀏覽器端都設置禁用Applet,使得包含Applet的網頁起不到理想中的作用。Applet現在已經向在服務器端運行並把結果返回瀏覽器的Servlet發展。

Java技術成功的首要原因,就在於Java語言本身的結構和設計。Sun從C++語言中吸取了許多強有力的成分,而且帶來了許多新的特性,例如,更加簡潔、更易於使用,而且增加了許多高級的安全功能。

另外,Java標準類庫中提供了內建的Internet和Web支持,使得編製Internet和Web應用非常簡單,而如果使用C++或其他語言編於網絡應用,開發者需要了解許多技術細節。

最後,Java是第一個真正的跨平台語言,Java程序本身是以與平台無關的中間代碼的形式存在的,在不同的平台上由各自的Java虛擬機來解釋執行。跨平台的特性使得Java程序可以很容易地和Web環境無縫集成。

Sun公司不想將Java僅僅看作一種編程語言,它希望Java能夠成為一個Internet平台。因此,Sun公司提出了Java OS、Java處理器、Java服務器、Java設備等一係列和Java有關的產品設想,以進一步鞏固Java作為Internet平台和編程語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