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英語係代表隊輸給了教師代表隊。這樣,我們出線的希望就破滅了。
最後一場是跟英語係代表隊是在星期五下午,因為我們兩隊一場比賽都沒贏過,所以實際上我們兩隊已經無望出線了,但比賽的時候,得知上屆冠軍隊和教職工代表隊因慶功出去外麵喝酒正在歸來的途中——按我們中國足球界的經常用的理論來說,隻要他們出車禍了,我們都還有一線生機,也就是說,理論上我們還有出現的可能。所以上半場我們兩隊主要的任務不是進攻也不是防守,而是默默地祈禱著他們出車禍,這樣出線權就得由我們兩隊分享了。
單從這一點上看,我們是站在同一戰線上,但考慮到兩隊一起出車禍的機率比較小,敵意依然充斥在籃球場上。比賽中場休息,聞訊上屆冠軍隊和教職工都平安無事地歸來了,我們一下子變得沒多少激情了,下半場的比賽純粹是為了不丟人而戰——很有我們中國足球隊征戰2002年世界杯的味道。
最後,我們贏下了那最後一場比賽,三場我們隻贏了一場,這樣我們並不能小組出線,什麼事情都是用實力說話,但我們這次的籃球比賽跟我們抽簽運氣不好有著很大關係,我們碰到了衛冕冠軍隊,而且,更大的是人為因素,我們和教師代表隊一個組,我們和他們的比賽本來是有可能拿下來的,但……我也不想多說了。不管怎麼,輸了就是丟人,和我們中國足球隊在世界杯上一球未進一樣丟人——還好小晴沒空來看球,比賽前她打了電話說要來加油,可臨了又有事沒來成。
雖然,我們飲恨敗北,但經過三場籃球比賽,我出采的數據統計,使我確立了班級籃球隊的核心地位,而且不可動搖。
“迎新杯”籃球比賽時,學校多少有點生氣,但結束後,學校又變得死氣沉沉。
時值學校的社團納新活動,各個社團都誇海口地向我們新生承諾加入有什麼好處,不遺餘力,不擇手段地招兵買馬著。我們幾乎都上當地參加了學校的社團,黃歌加入聲樂部,我和何子輝加入營銷協會,胡天耀和小雨加入了學校的文學社,胖子進了日語學會和英語學會——為看日本和美國、英國A片做準備。我們雖然都進了社團,但社團一活動就要收錢,所以我們也很少去參加,加入等於沒加入。
其實,這話不對,因為加入後我們或多或少的都後悔了。
所以,我理智地退出了營銷協會。其實,我在高二的時候,我就主動退過共青團。對於自己的這個舉動,當初別人都認為我有病,我自己也覺得是有點衝動,有過一絲悔意,但現在看來——現在我口袋裏的幾百塊就有一百多塊是我退團節省下來的——千萬別小看我退團這一事,經常的,在我買東西因價格問題猶豫不決的時候,它會讓我變得果斷起來,比如說,我買籃球,本來隻打算買個八十塊的,但不巧那邊沒這個價位的球或碰到一個比較喜歡的球要一百塊,我就會對自己說,我現在不是團員了嗎,每個月可以省五塊錢,二十塊也就四個月的事。對自己說完,我就會對老板說:“這個我買了!”
可以想象,這是一個多麼寶貴的無形資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