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掃蕩與 反“掃蕩”(2 / 2)

在這樣的形勢下,日軍對中國軍隊的大規模戰場進攻被迫停了下來。但中國軍隊因犧牲太大,失血過多,一時也無力反擊。日軍於是有餘力向敵後戰場的八路軍發起掃蕩作戰。日軍各級指揮部門對日軍在八路軍遊擊戰中的困難處境,已深惡痛絕。

從1938年秋冬時開始,日軍在和國軍相對性休戰的大前提下,對位於其後方的八路軍發起了大規模的掃蕩作戰。其中對晉察冀根據地的掃蕩兵力就達到了五萬人。

於是晉察冀根據地的全體武裝軍民就投入到大規模的反掃蕩中,自然,新一旅也在其中。

八路軍對付日軍掃蕩的辦法通常是這樣的。首先是動員民眾進行空室清野(也叫堅壁清野),然後以部分主力軍聯合地方武裝和民兵,埋下大量地雷在日軍部隊的前進道路上遲滯其向前速度,其中新一旅用酒壇做的地雷日軍工兵也探測不出來。因酒壇以及火藥中的殺傷石子全無磁性,日軍工兵用金屬探測器當然無效了。當日軍過了地雷陣後,就會被小部隊的冷槍襲擊帶得偏離原定目標。八路軍以班組為單位向日軍進行射擊,因掃蕩是主動尋求作戰,日軍就會發起追擊。這樣就往往被小股八路引誘著偏離了預定的掃蕩目標。隨八路的小股部隊而造成兵力分散。比如一個大隊變為七八個中隊以下的軍事目標。當日軍兵力分散後,此時也到了日軍出發掃蕩十幾二十天了,人員也疲憊不堪了。這時,八路軍的主力判明敵情後就上場了,通常會將打擊目標選擇為日軍的後尾輜重部隊。輜重部隊通常人多槍少,訓練差,戰力弱,一旦受到打擊,比較容易較快解決戰鬥。繳獲的日軍輜重部隊攜帶的彈藥,還有利於解決補充八路軍彈藥不足的問題。而前方日軍戰鬥部隊雖知後勤被襲,但因部隊分散,想回援都來不及。而當後勤被襲後,就會陷入饑疲交加、士氣低落的困難處境。而得到補充後的八路軍通常會在勝利消息刺激下士氣高漲。通常會在日軍返回的道路上集中優勢兵力伏擊日軍。

而日軍找不到八路軍主力與之作戰,通常會將掃蕩作戰中受的窩蘘氣發泄於遇到的中國百姓身上,對中國平民百姓大開殺戒。因而中國百姓就更加支持堅持在敵後抗戰的八路軍。

八路軍新一旅一般在各次反掃蕩中的戰果都比較出色。因為其埋雷技術好,地雷日軍工兵探測不出。酒壇地雷裝藥量大,殺傷力強。日軍行軍隊列一旦撞上,會造成可怕的殺傷效果。打冷槍的小部隊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槍法高強者。子彈也多於其他部分的八路部隊。

在日軍華北派遣軍司令官為岡村寧次之前,日軍對八路軍的掃蕩成績是輸多勝少、損兵折將、費財耗力。反之,八路軍則是兵力快速增加,不斷發展壯大,士氣旺盛,達到了幾十萬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