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山西大部地區是連綿的群山,因而戰後救護傷員被認為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但在廣靈抗敵團則沒有八路軍認為的那樣艱巨。因廣靈抗敵團事先為將73師軍需倉庫的物資隱蔽起來,在各處建了隱蔽的囤積物資據點。這些據點可提供就近補給。抗敵團都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動員起百姓來,也比身為南方人的紅軍改編的八路軍便利。
陳邦棟願意承擔八路軍傷員的轉移與治療,也不是他思想覺悟高,在無償做好事,他實際上是想把這些身經百戰的紅軍醫好後,補充進自己的部隊。因八路軍缺醫少藥,後勤補給很不給力,再加抗敵團也是共產黨領導下的隊伍,有許多背救護箱的醫療人員。箱中有許多藥物。於是獨立團團長楊成武就同意了這樣的方案,但給陳邦棟的都是傷勢重的傷員。因為去紅軍那裏的話,就會少救活許多人。
最先投降的日本女護士小倉很無奈的看著陳邦棟這個讓她非常害怕的男人的部隊一天天壯大,一天天正規起來。日本皇軍的軍事勝利(擊敗中國軍隊第73師)隻是在給他壯大實力創造機會,而他每仗都打在皇軍的軟肋上,總是會打死一部分皇軍士兵。連帶軍中的日式武器也多了起來。這樣打下去,說不定日本真的勝利不了。她不得不歎氣地對其餘日本女護士說:“軍部曾經說過,三個月打敗中國,目前三月之期就要到了,仗卻越打越大。我是眼看著這支部隊從十幾人變為現在的一千幾百人。看樣子軍部的計劃要落空。說不定這場戰爭日本真會失敗也說不定。我們要想活下去,就隻好作好我們護士的本職工作。”
陳邦棟與張際春、周鬆林等商量後,派毛頭將二營四連劉方亮連長叫到團部說:“四連長,團部決定由你連留下,帶領征召的老鄉掩護傷員轉移,你務必要保證傷員們的安全。傷員一旦發生危險,會嚴重影響部隊的士氣。因此,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四連能完成這一任務嗎?”劉方亮立即立正回答道:“保證完成任務。”於是雙方分道而去。
陳邦棟、張際春等人帶了抗敵團所部約1400餘眾,繼續沿山間小道向大同煤礦進發,與29日上午到達了大同礦區附近,馬上就安排部隊休息。隨即派出偵察員偵察情況。說來也巧,因平型關下,日軍第21聯隊遭遇伏擊,連同在腰站附近的增援部隊都被殲滅,使日軍指揮機關誤認平型關附近支那軍隊軍力強大,在平型關的皇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已成孤軍,就拚命從後方調動兵力前往救援,才於28日重新到達平型關伏擊戰的發生地喬溝,並收斂日軍陣亡將士遺體。此時,大同附近日軍兵力十分空虛,全部兵力隻有一個中隊外加兩個小隊。
當日軍僅隻有少量兵力且大同煤礦有晉綏軍戰俘後,陳邦棟決定要全殲這些日軍,他和張際春、周鬆林商量說:“我決意,用兩連兵力進攻煤礦的兩個班日軍,其餘7個連埋伏於日軍兩邊增援的路上,重火力配給這進攻煤礦的部隊,造成大聲勢,不切斷敵軍的通訊線路,讓他求救,然後連救兵一起消滅。你們看怎樣?”周鬆林因跟著陳邦棟打過伏擊戰,首先叫好。張際春雖覺沒太大把握,但不便於反對主官意見,就說:“我的任務是什麼?”陳邦棟就說:“你的任務是以二營一、二兩個連的兵力消滅兩個班的日軍住礦軍隊,估計還有些武裝礦警,但人數不會太多,重機槍和迫擊炮都加強給你。你不要一下將他們都消滅,可先轟幾炮消滅其一半,讓他們求援。等我們打援戰打響後,就迅速開炮打垮其火力點,將其殲滅。我和鬆林去打援。”在張際春答“是”並出門後,與周鬆林商量起打援的具體安排來。
大同縣城方向來援的日軍應是坐汽車來援,以軍用槍械應付。先在道路上埋下幾口鍘刀(百姓喂牲口鍘草料用刀,因當時道路是土路故有如此說),然後在日軍跳下車時集火射擊,南郊方向來援的日軍,估計是步行列隊而來,應用工兵連攜帶的大抬杆進行麵殺傷,隨後衝上去將負傷者刺死,迅速結束戰鬥。於是選好伏擊地點,分配好兵力,縣城方向四個連兵力。南郊方向三個連兵力。八杆大抬杆的開火信號為紅布蒙著的手電筒亮起既開火。其中工兵連是布置於南郊方向的。
夜幕降臨時,攻擊大同煤礦的戰鬥在張際春副團長的指揮下開始了,因日軍軍人加警員加監工不滿一百人,隻有三挺輕機槍,幾十支步槍,但中國攻擊部隊很強大,有迫擊炮、重機槍,至少是營級單位,而且上來幾炮就轟掉日軍兩挺機槍。此時,礦裏因大同會戰,被中國軍隊臨撤走時破壞過一次,因日軍急需大同的優質煤,剛運來一批機械設備,隨同設備到來6個技術人員,還沒來得及安裝。大同煤礦株式會社也剛掛牌。社長是由一個在7月的華北戰事中負傷退役的田中大佐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