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孫楚,我一路沿著河堤慢慢的走,心裏思考著當初和李冰冰分手的情況,這些年我一直回避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看來是我錯了,李冰冰並沒有背叛,她是無辜的,一直無怨無悔的承受著我的責備和無理取鬧,盲目和嫉妒蒙蔽了自己的雙眼……打開房門的一瞬間,我心裏有一絲不安的內疚。
王寶強在先鋒縣隻待了兩天就匆匆忙忙走了,我們在一起見麵也不過兩次,走的時候他上吳錦高速順便在楊柳鎮停留了兩個小時。
楊柳鎮的規劃基本完成,建設局和國土局全力以赴,包括竹溪河改造、古龍江河堤的改造項目都順利的通過了縣市發改局的立項報批工作。
在縣委常委會上,我就楊柳鎮的發展,統籌城鄉的思路作了詳細彙報,縣委縣政府也作出了決定,先鋒縣的經濟發展實行啞鈴型戰略,楊柳鎮的發展被提到全縣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未來全縣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極。
縣委還成立了以薛秋陽、金鑫為組長副組長的楊柳鎮開發領導小組,政治、輿論、資金、項目都在向楊柳鎮傾斜……
如果說這個世間上嗅覺最靈敏的是狗,那麼,在人的世界裏,有這麼一群人,對金錢的嗅覺比狗鼻子還要發達若幹倍,這群人有一個在大眾嘴裏最羨慕、最珍貴的名字:地產商!
楊柳鎮試點方案批下來後,各路地產商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從地裏冒了出來,仿佛是一夜之間的事,我坐在辦公室平均每天要接待三四個,不是請吃飯就是請喝茶,我當然知道他們想幹什麼。
為了實現古震說的“以地生財”,這些人都是大大小小的莊家、財神爺,我一律好言相待,一視同仁,對於他們想拉關係走後門,堅守一條鐵律:歡迎來投資開發,楊柳鎮對每一個投資者都實行同一個優惠政策,交朋友可以,送錢走歪門免談,大家要拿地,參加土地拍賣。
縣國土局在楊柳鎮設立了分局,成立土地拍賣交易大廳,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順利,井井有條。
古震從省上回來帶來一個消息,竹溪河改造項目省廳有關領導已經點頭,十有八九沒問題了,我初聽這消息,心髒忍不住跳動加速,“可靠嗎?規模縮減沒有?”
古震開心一笑,“陸書記看來還對我老古還有些不放心哪,這麼給你說吧,我這消息是水利廳蘭廳長親口說的,一分錢不會少,一億二。”
“嘿嘿,怎會不相信你呢?隻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罷了。”先鋒縣曆史上爭取上級項目最大的也隻有八千萬,就是縣城的內河改造,當時為了彌補資金上的缺口,縣財政補貼了七千萬,當年把全縣幹部的補貼獎金都一律取消了,搞得民怨沸騰,人心潰散,楊財豐就在這種內外交困的背景下被人捅了出來,說實在的,一個縣委書記包一兩個工程、收一點過年過節禮錢算他媽什麼問題?但一朝失去了民心,這一切都會被無限的放大,離死也不遠了。
竹溪河改造有了這一億兩千萬,等於解決了百分之六十的資金,主體工程可以全部搞完,餘下的投資不外乎是兩岸的綠化和人文景觀的打造而已,這些可以放在後麵慢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