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第一個百萬】(1 / 3)

如果說前麵兩件事胡二靠是勉勉強強配合同意的話,這提議讓他完全對我刮目相看,他不由感歎:如此民主的作風,在他二十年煤管局生涯中第一次碰上。

錢向勁、張大勇更是沒話說,他們以為老子是第二個王大錘,結果一切都料錯了。

其實,煤管局一年經費雖然有八百萬左右,除去職工工資、辦公經費等硬性支出,餘下的也不過兩百來萬,如果管理不抓緊,年終職工的獎金都難以保證,更別說在裏麵搞些名堂了。當然,王大錘和劉慧以前肯定是有名堂的,問題是那點錢已經不在我計劃內了,淘神費力不說,職工還不滿意,獎金福利發少了,人人背後都說是局長一人貪汙了,班子成員還搞得不團結。

以前都是王大錘一支筆審簽,如何開支如何使用,年底連帳也不向局黨組彙報,稀裏糊塗就弄過去了,職工背後的意見是很大的。

這事情早經過我周密分析計算,在煤管局局長崗位生錢不在局內部,而是在各煤礦老板身上,昨晚楊青山的三萬元讓我徹底的堅定了放權的決心。

第三件事說出來更是讓大家意外,討論人事問題。張東升副部長送劉副局長時,悄悄給我說了,組織部同意額外給一個副主任科員職務,同時催促我盡快把材料上報組織部。

“我前天把局裏的情況給薛部長作了彙報,也把安校民同誌的問題做了專題說明和爭取,得到了薛部長充分的肯定和大力支持,經組織部部委會研究同意額外給煤管局一個副科級主任科員職數,大家都表個表個態,是否同意報安校民同誌,也考慮一下,還有沒有比安校民更合適的更夠條件的人選,同時說明一下,我個人是同意報安校民同誌的。”

胡二靠一臉的欽佩,支持道:“陸局長你說了算,老安不夠格還有誰夠格?早該考慮他了!”說罷不滿的看了張大勇一眼。

其餘的人當然更不可能有意見了,這事算是圓圓滿滿解決,我心滿意足,和預料的效果一樣。

“還有一件事,煤管局是大局,人多事多,我看現有的中層幹部任務太重,能不能配一兩個助手,副股長?”

張大勇低頭佯作思考,劉澤民首先表示讚同:“我看可以。”

“補充一下,配副股長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培養人才的需要,一些年輕有才能和潛力的幹部,我們要提前放在領導崗位去適應,去鍛煉,給他們創造一個起跑的平台,反正副股長沒職數限製,而且又不增加工資,就是多一個人負責幹事而已,這樣也可以增強我們局黨組的威信和號召力。”

“這是好事,我同意。”錢向勁表態積極。

胡二靠道:“的確是大好事,早該這樣了,看看其他部門,過一兩年就向外輸送人才,唯獨煤管局,七八年沒走出去一人,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啊,我們煤炭行業每年向財政交稅占了三分之一強,卻沒一個可以說得上話的人物,是我們能力不行,沒本事當領導嗎?不是,關鍵是我們自己沒有注重對年輕幹部的培養,這是深刻的教訓,陸局長這提議非常重要,我看可以多配幾個。”

我笑著道:“多配難免濫竽充數,重要崗位比如安全股、生產股可以考慮配兩個,其餘一個就比較合適了,而且可以采用競爭上崗的方式,具體方案由劉局長和張主任負責。大家看有沒有意見?”

眾人都一致同意,我說出最後議題:關於劉慧同誌的問題。

“劉慧已經兩個多月沒上班了,組織上多次關心這個情況,影響很不好,可以說及其惡劣!”我語氣突然加重,人人麵色嚴肅起來,“按領導的說法,這是目無組織紀律性,是違反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行為。張主任,公務員管理條例對缺席是怎樣處罰的?”

張大勇平時哪裏關心這些事,臉色突然通紅,尷尬異常,囁嚅道:“記不太清楚了,陸局,我去翻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