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下令嚴守各個關口的城門,手下將領得令而去,這時有人來回報:“報告丞相大人,蔡中郎家裏一個人也沒有,侍女護衛都不見了”。
李儒這時候抱拳道:“看來蔡中郎是和賊人串通好了”,大家一想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要是蔡邕被脅迫,家人怎麼會全部不見了,肯定是蔡邕怕董卓報複,而遣散了家裏的侍女和護衛。
董卓也很憤怒,因為他覺得自己對蔡邕很不錯,東漢靈帝熹平四年,蔡邕在太學門口,立了一通石碑,內容是官方欽定的《六經》,作為天下讀書人校訂文字的範本,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經》。一時之間,太學熱鬧非凡,每天來此觀覽摩寫的人很多,車有千輛,道路為之阻塞。而蔡邕也隱隱成為當時漢朝文學界之首,所以董卓拉攏蔡邕,不僅拜蔡邕為左中郎將,還讓蔡邕教導獻帝,權利可謂極大,而蔡邕卻背叛了自己,如何不讓董卓憤怒。
憤怒的董卓加派人手,下了死命令,就是把洛陽附近翻個底朝天,也要把搶走獻帝的人和蔡邕找出來,一定要扒皮抽筋才能消去自己的恥辱。
就在董卓手下把洛陽翻個底朝天的時候,羅行一行人正在叢林裏麵艱難的前行,很快羅行一行人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就是密集的叢林,永遠都是極其陰暗,太陽和月光都很難透進來,所以羅行一行人迷路了,看著四處都差不多的叢林,虎豹營有點不知所措。
羅行皺眉想了一下,想起了前世看小說看到過的一個簡易指南針的製作方法,就是把一根極細的鐵絲在石頭上麵使勁磨,然後放在平靜的水麵上,然後鐵絲所指的方法就是南北方向,羅行找出一根鐵絲,照做出來,頓時讓蔡邕和蔡琰兩人對羅行刮目相看,蔡琰還特別問了一下羅行,這個原理到底是什麼,其實羅行也不太清楚,隻好含糊的給蔡琰解釋了一下磁場的原理,也不知道對不對,反正蔡琰也判斷不出來,蔡琰仔細思索羅行給自己講解的東西,覺得還有許多羅行沒講到的,也不太好意思問,就在一邊皺眉思索,羅行也害怕蔡琰繼續問自己這些不太了解的東西,找出方向,就下令虎豹營開始前前進,而羅行抱著獻帝,領著蔡邕蔡琰和漣漪跟在後麵。
山林很多雜草很是茂密,虎豹營士兵在前麵披荊斬棘,體力消耗很大,在叢林走了第三天之後,羅行就遇到第二個問題,食物不夠了,讓羅行有點後悔自己放生的戰馬,早知道就殺了把肉帶上,好在虎豹營將士都進行過這方麵的訓練,所以可以打一些獵物,隻是行動上頓時延緩了很多,而山林之路似乎還遙遙無期。
而這時把洛陽翻了一遍的董軍也發現了羅行放生的戰馬,頓時判斷出羅行一行人是走的叢林,再向董卓彙報之後,緊緊的跟著羅行他們走過的痕跡攆了上來。
看著遙遙無期的山林路,羅行下令原地休息,然後十多個虎豹營士兵開始出去尋找獵物,這陰暗的叢林讓人心情很壓抑,羅行和虎豹營將士還受得了,蔡邕幾人卻走得有點受不了了,行軍速度隻好再度放慢,羅行雖然很著急,也得關注蔡邕幾人的狀態,在蔡邕幾人坐下休息的地方也找了個幹淨的地方坐下,喝了一口水,然後道:“蔡老先生,你們幾個腿怎麼樣了”。